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為了摯愛的親人是什麼歌曲 > 第31章 謀成焉知福禍

第31章 謀成焉知福禍(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快穿:我帶四哥暢遊小世界每次穿越世界,我都有金手指!年代:我在塞罕壩植樹天幕通古代:開局讓老祖宗們震怒假如李蓮花可能快穿之路只只,開心些三國:開局系統就跑路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正德皇帝朱厚照大漢:隱忍二十年,漢武帝被架空了王者峽谷之兔身逆襲大明:我每天一個未來快遞,老朱心態崩了!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想離婚分江山?我過繼朱棣給朱標小馬寶莉:她在秩序彼岸漢末新傳:國賊呂奉先十三皇子穿越三國做將軍從落魄書生到一品富商

永康二十三年,新春伊始。

天象之言風傳,朝野皆聞,猶似早春的冷風,寒意難避。

三皇子與蕭楚曦的聯姻,成為爭議的焦點。偏偏從新年開始,蕭將軍便身體抱恙久不上朝。主要人物不在場,讓這場爭論變得更加的肆無忌憚。

以戶部尚書為首的眾人表示贊成,認為聯姻有助於破解天象之說,可保家國平安。聲聲進諫勸說皇帝,要以天下大局為重。

而反對之幟雖然微弱,但亦不在少數。他們以擔憂皇后家族與蕭家聯姻,勢力過於龐大,可能引發後患為由,屢次規勸皇帝三思而行,莫輕舉妄動。

連日來的爭論如鼓槌,一次次敲擊在皇帝的心頭,讓他感到困頓逐甚。若是贊成,家族勢力之擔憂無可辯駁;若不答應,又憂虞天象之變恐不遠矣。

然而,皇帝雖心有擔憂,但也明瞭。即便是要以喜衝煞,三皇子也不一定非要與蕭楚曦成親,亦可娶其他家族或外族的女子。可不知何時,三皇子與蕭家嫡長女的這門婚事,儼然成為了天相破解的良策。

龍椅高座,皇帝目光望遍朝堂,他想知道,主張這門親事的始作俑者到底是誰。

朝堂內的聲音交錯,議論紛紛,言辭激烈,似風雲變幻。左右立場截然,對峙不下,皇帝卻遲遲不表態。

朝野諸臣之志,不知將如何撼動皇帝的決斷,無人能預測這朝堂之爭的結局。

* * *

早朝過後,皇帝步入永福宮,卻見皇后已經端坐在內,靜待其至。他看到皇后婉約的容顏,笑顏溫柔,卻難藏眼底的堅韌與期待。

見到皇帝,皇后起身輕聲行禮,聲音嫻靜中透著鎮定。

皇帝微微點頭,走近皇后,眼底流轉著深意。

這是除夕之後,皇后第一次來永福宮。兩人相對而坐,殿內氛圍漸漸凝重。

“聖上,近日朝野議論紛紛,關於逸銘的婚事。”皇后開口,聲音清幽,言辭既含蓄又堅定:“臣妾知道後宮不宜干預朝政,但此事關係逸銘,臣妾亦不能袖手旁觀。”

皇帝抿了抿唇,微微點頭,示意皇后繼續。

皇后瞭解皇帝的心思,也清楚他是個心思縝密且敏感的人。她深知張弛要有道,知曉取捨,方能掌握進退。

於是,皇后微笑著說道:“天象之兆不可小覷,逸銘也已至婚齡之年。但臣妾覺得是否娶蕭楚曦,還有待商榷。聖上,您以為呢?”皇后的目光柔情地投向皇帝。

此話一出,皇帝眉頭終於有所舒展。

“逸銘的婚事,朕自會斟酌考慮。”皇帝言辭緩慢,神情微妙。他深吸了口氣,內心放下了些許戒備,但他也知道,皇后定然不會毫無來由地提起這事。

“臣妾明白,這婚事須慎之又慎。三皇子妃的人選應該精挑細選,不宜匆促決定。”皇后的言辭婉約,卻帶著幾分試探:“臣妾相信,聖上定不會虧待了逸銘,隨便選個官家女子便許配給他的。”

皇帝凝視著皇后,心頭微動。他明白,如今三皇子已然是嫡長子,他的婚事關係重大,若是輕率做出決定,難免引來非議。

“雖然說到底,要論最佳人選,那當然非蕭楚曦莫屬。她自幼便與慈懿皇太后親近,知書達理,懂得分寸又乖巧,雖有些將門之後的脾氣,但率真聰穎,模樣也十分討巧。”

皇后提起蕭楚曦,言辭中滿是誇讚,眼睛和嘴角藏不住的滿意。但她轉念,又繼續說道:“可臣妾以為,逸銘的婚事乃是大事,自當應由聖上決定才是。”

皇帝點頭,卻未言聲。皇后見狀,微微一笑,心中暗自欣慰,以為自己的這番暗示奏效。

“這蕭楚曦確實什麼都好。”皇后收了笑容,嘆氣說道:“唯有一點不好。”

“有

目錄
被逼婚,總裁將我娶回家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