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往事似夢難尋(第1/3 頁)
紅杏深花,菖蒲淺芽。不知不覺,數九將盡。
皇城內,桃花如霞,四溢芳香。柳絮如煙,廊亭幽深如夢。
三日前,岑思卿剛回復了蕭楚曦的疑慮,以期能讓她稍感安心。未料今日,衛凌峰又將一封來自蕭府的信函遞到了他面前。
岑思卿瞥了一眼信封,未曾拆開,便忍不住無奈一笑,隨之深深地嘆了口氣。他明白,蕭楚曦仍對他懷有疑念,否則也不會有這第二封信的存在。
但即便如此,岑思卿還是將信件展開。細讀之後,發現蕭楚曦託信表示,希望可以與他見上一面。
岑思卿因疾病初愈,周身仍感慵懶,並未打算遠足。但一想起蕭楚曦的脾氣,擔心她一時衝動入宮。若是被皇后知曉,必定會與這未定的婚約牽扯,讓事情變得更加複雜,落得難以收場。
思慮再三,岑思卿還是欣然答應與蕭楚曦見面。並書信告之,“明日巳正,皇城西側門恭候汝。約同東華湖之畔,共賞熙春。”
* * *
翌日,岑思卿坐上了備好的馬車,離開了榮和宮。素荷緊隨其後,攜帶著所需的物品。
車馬緩緩地行駛在宮城內的石板路上,向著宮城外駛去。岑思卿靜靜地坐在馬車內,凝視著窗外的景色,一時感慨萬千。他突然發覺,自己上一次離開宮城,已是十多年前。
那時的他不過是個的稚童,對於出宮之事的許多細節已經模糊,只留下了一些零星的片段。岑思卿依稀回憶起,那日好像是與母親、父皇、皇祖母以及宮中眾人,一起去寺廟祭拜的日子。
岑思卿記得,當時的車馬陣仗聲勢浩大,出宮隊伍似乎沒有盡頭。他當時與母親坐在前行的馬車之中,止不住的撩開圍布,滿懷好奇地張望四周。那時的宮廷之外,對於岑思卿來說宛如另一個世界,充滿了新奇與未知。
如今亦然。馬車駛過宮城的高牆,陽光透過車窗灑在岑思卿的身上,溫暖而寧靜。他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氣,感覺到身體漸漸輕盈了許多,仿若病痛已經遠去。
岑思卿微微低頭,目光落在了自己隨身攜帶的那枚鸞鳳玉佩上。
多年前,母親隨父皇出宮的那日,伴身的也是這枚玉佩。那時的岑思卿稚幼,母親牽著他的時候,他的個頭和視線恰好能與玉佩的流蘇相遇。
在他的印象中,那是一個明媚的日子,玉佩散發著溫潤的微光,紅色的流蘇搖曳生姿,隨著母親的步伐輕輕擺動。岑思卿抬頭看向母親,耀眼的朝暉之下,母親那美麗而溫柔的笑容,令他銘記至今。
岑思卿閉上眼睛,細細回想著那日。
回憶如同一幅殘缺的畫卷,斷斷續續地浮現在岑思卿的腦海中。他記得祭拜之後,曾有一場盛大的宴席,桌上擺滿了珍饈美饌,眾人歡聲笑語不絕於耳。
岑思卿眼前忽然浮現出一個朦朧的畫面。
宴席上,好像有一個宮女模樣的人,匆忙間打破了一件珍貴的器物,碎片灑落一地,發出清脆的撞擊聲。那聲音如同一聲驚雷,瞬間引起了所有人的注目。
祭典之日,此乃大忌。皇太后因此陡然暴怒,一時間空氣仿若凝固,人人自危,皆不敢言聲。
而平息這一切的,正是他的母親,當時的榮妃。岑思卿記得,已貴為妃位的母親為那個毫無關係的宮女求情的模樣,謙遜恭敬,言辭得體,令席上眾人皆心悅誠服。
最終,皇太后免了所有責罰,令那宮女得以安生。宴席後,岑思卿也窺到,那宮女偷偷避開眾人視線,私下跪謝母親的一幕。
然而,命運不公。就是這般宅心仁厚、兼愛無私的母親,卻未落得一個善終。
馬車在此刻忽然停了下來,岑思卿也睜開雙眼,慢慢從回憶中走了出來。他喟然而嘆,緩緩下了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