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5 頁)
13�“×局長,你的手氣才好喲,昨晚我們輸給你那兩‘方’錢,硬是叫人心服口服哩!”——輸錢人是在行賄。
……
豈能“換個說法”
漢語修辭有一格,名曰“婉言”,又叫“換個說法”。其宗旨無非是說話時玩點文字小花招,使聽話人好接受,自己也不討人嫌。
譬如國人諱死,某仙翁去世,你當著親人的面切不可說:“怎麼,他死啦?”應當稱他謝世、逝世、作古、壽終正寢、撒手人寰、乘鶴西去等等。假如你嫌這話太文氣了,至少也當說個:“怎麼!他老了?”或者“去了?”“走了?”云云。
再如某先生聽力很差,近於耳聾,或者一隻眼睛失明。我們又切不可當面叫他聾子(儘管他不一定聽得清),或瞎眼之類。你也別管他是否曾經自詡過有“文聾雅瞎”的曠達,此時最好還是換成這樣的說法:耳背、耳重,或眼睛不好。倘是熟識人,頂多私下幽默一句:“半邊月兒明”或“一目瞭然”,足矣!
此類換個說法,修辭學有忠告,語言中有俗成,作為“禮儀之邦”的後代子孫,我都舉雙手贊成。但另有一些“換個說法”,我卻不敢恭維了。
翻開《資治通鑑》第十四卷,內有這樣的記載:古代大臣有因不廉行為而被罷官的,不說他不廉潔,而說他“簠簋(音〖WTXT〗fǔ guǐ〖WT〗;方曰簠,圓曰簋。古代指食器)不飾”;有犯了汙穢*罪名的,不說他*私通,而說他“帷薄不修”;有因軟弱無能不勝其職的,不說他蠢笨缺才,而說“下官不職”。這裡的換個說法,顯然是為“尊者諱也”,“顯者除也”!高官顯貴們的種種劣跡敗行,自然可以淡化得“青山隱隱,流水悠悠”了。
近讀曾國藩,方知這老傢伙也是一個善於“換個說法”的修辭老手。他自與農民起義軍作戰以來,受挫嶽州,困頓靖港,兵敗九江、湖口,亡命三河等地。作戰中多次險些被擒,總要投水自殺,然而他給朝廷的奏章中卻這樣寫道:臣下起兵數年,與粵匪作戰,雖連連受挫,危時元氣大傷,險時全軍皆寒……然則,臣等湘軍依然披堅執銳,屢敗屢戰是也……看看,這“曾文正公”將他與農民起義軍作戰中的真實寫照——“屢戰屢敗”,顛倒兩字,換成了“屢敗屢戰”,這“曾剃頭”百折不撓、英勇頑強的形象,也就活靈活現地展示於龍廷之上了。太平天國起義失敗的原因,我們姑且不去論它,但“曾堂大人”玩起文字遊戲來,真是一把好手啊!
“*”中“換個說法”的苦頭,我們也吃得不少。本來是“閉關自守”、“關河空鎖祖龍居”,我們卻叫它“獨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外國的月亮豈比中國圓”;本來是民不聊生,經濟到了崩潰邊緣,我們卻贊它“形勢大好,一年更比一年好”;一大批老幹部、科學家被關進牛棚,下放勞動,我們卻稱他是“走與工農兵相結合的道路”,“廣闊天地大有作為”……這種“換個說法”的實質,誰不知道是巧言令色,*民意,強詞奪理,粉飾太平。然而實在悲哀的是,我們中許多人照樣“風擺柳”似的跟著說了、喊了、寫了、實打實招了……
今天,撥亂反正已多年,我們當然不能容許這種“換個說法”的現象繼續下去——
某黨委書記*作風差,獨斷專行。黨內*生活會上,我們總不該這樣說:“好書記喲!辦事有能力,說話有魄力,拍板有威力。”
某單位形式主義盛行,花花點子迭出,事故案件暴起,這單位的領導年終總結時,總不該這樣講:“我們幹事情,有時注重了工作過程,而忽視了工作效果……”
某些人為了達到某種目的,給要員送紅包,獻重禮,分股票,這些人辦事時也總不該這樣恭謙:“一點辛苦費,小意思,不成敬意啦!”
某領導進KT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