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帝后篇(六)(第1/2 頁)
太子被廢儲,而朝堂之中太子文顯一派舊臣倒臺,很多人都被二皇子文岸的一黨之人壓制,文帝之時奪儲之爭再次上演,而當年因宣皇后請求自廢坐上太子之位的受益人文子端難也因為這件事受朝臣議論,說陛下故技重施罷黜太子,不過也改變不了什麼,畢竟文顯確實錯的離譜
而御史臺趙中廷說二皇子與霍不疑意圖謀儲,文子端是半點不信
當初手握太子虎符,若是想便可自立為王的凌不疑卻並未這麼做,說明他是一心為了江山和百姓
"陛下,趙中廷確實將二皇子與霍將軍私下往來的信件呈了上去,是私自查探太子隱秘之事,當初太子重傷落入民戶與那民家女娘的往來皆被二皇子掌握,那日您舊傷復發,二皇子確是想借此引你去撞破王娘子便在東宮太子處"
袁善見頓了一下,終是開口
"確是二皇子親筆,乃是令霍將軍輔佐他之言"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不過他同子晟那時藏的好好的,文岸不可能蠢到把謀害兄長的事拿到明面上來
"陛下,王娘子不過是農戶,太子重傷回宮後一直靜養於東宮,試問,王娘子如何入的宮"
"你的意思是,是二皇子替太子打聽的訊息,引他犯錯"
"正是"
文子端只覺得頭疼,無論如何文岸能幹出損害皇家顏面的事,他也當不起太子之位
"陛下,只是信件,霍將軍未必允諾二皇子之言,如今這些人想的,無非是即便定不了霍將軍的罪,也不能讓二皇子入主東宮"
文子端手指微微蜷縮,太子之位空懸著未必是什麼好事,太子文顯有錯可以廢儲,但是謀儲位坐實,文岸也進不了東宮,但是這歷朝歷代的皇帝之位,有幾個不是精心謀劃的,有幾個是順位繼承的,能坐穩帝位的,都不是尋常人
暗地裡都有爭端,但是拿到明面上來就另說了
"趙中廷"
"趙大人是恩蔭出身,其父曾是文帝時御史臺的中廷,加冠中科,三甲之首,倒是少見"
"趙遷之可有建樹"
"與他父親比,差遠了"
袁善見明白了文子端的意思,太子一黨基本沒什麼人,而凌不疑那是同皇帝從小一塊長大的情誼,論兵權,黑甲衛幾乎是朝廷重軍,虎符依舊在凌不疑手裡,而凌不疑是先帝義子,便是皇帝的兄弟,那是藩王
趙遷之,仗著皇后看上了他女兒給太子做太子妃,還想孤注一擲拉二皇子和凌不疑入水
"陛下"
許久沒說話的曲文蘇忽然開口了,文子端正盤算怎麼收拾那個老東西,當初因為曲文蘇為了氣他,要把趙遷之的女兒納進宮做后妃,那老兒還當真了,無召便拉著他自己的女兒進宮頻頻在他面前晃
"陛下?"
"嗯?"
文子端微微抬眸,眼底帶著幾分戾氣,把曲文蘇嚇了一跳
這麼氣的嗎?
"你說"
她要說什麼來著,對,想起來了
"無錯廢恩蔭的朝臣,沒有先例"
文子端手指輕輕的摩挲著手下的竹簡,眸色間透著淡淡的清冷不悅之色,袁善見微微垂首似乎在等著文子端發話
"他犯了錯,朕為何不能罰,來人,趙中丞私下探聽皇子之事,在東宮和皇子府暗插眼線打聽皇傢俬密,交給廷尉府查驗"
這倒是事實,沒有私下打聽他怎麼知道二皇子有拉攏凌不疑的心思
"那二皇子"
"先讓他待在宮中,不得令不得出門,先查這件事,朕就不信,能倚老賣老逼朕納他女兒的人,私下就沒什麼錯處"
袁善見有些無語,這幾年,一提讓他納妃他就急眼,一急眼就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