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第2/2 頁)
就吃大虧。他兵分三路,北路向集寧進攻;南路由歸綏進犯深城;中路集中主力部隊沿平綏路東進,搶佔卓資山後,向集寧圍攻。
此刻解放軍像把扇面散開了,等傅作義的三個師一進來,立刻像鉗子似的夾住,全面包圍了這三個師,雙方展開了激烈戰鬥。由於解放軍前線指揮部距離戰場較遠,沒有組織阻擊部,結果給了傅作義以喘息和整頓機會。他的一 o一師趕來增援,新編第三十三師及新編騎兵第四師也隨之趕來,使解放軍處於不利的境地。這時,中共中央下達了放棄張家口的命令,於是解放軍迅速地撤出集寧。傅作義部隊乘虛佔領集寧後,經南塹壕直插張北。
解放軍開進狼窩溝,分兩個梯隊防守狼窩溝。傅作義認為解放軍要頑抗作戰,他下令小心進攻。其實解放軍是保護張家口的撤退工作。敵人又以飛機轟炸、坦克掩護實行步兵衝鋒,連連被打退下去。指揮員鄭維山請示:&ldo;能撤離的人,都走了,下花園發電廠怎麼辦?&rdo;聶榮臻司令員從容不迫地回答:&ldo;不要破壞!這裡群眾還用電,我們是暫時撤離。&rdo;
張家口在國民黨軍隊的掌握之中了。
●局勢徹底明朗
周恩來仍竭力作挽救的努力,他再次找馬歇爾商談,建議重新召開休會已近三月的軍事三人小組會議,討論停戰問題。
馬歇爾立刻又爬上牯嶺,他趕回來答覆說:&ldo;國民黨方面拒絕召開軍事三人小組會議,而提出要召開非正式五人小組會議討論政府改組問題。這就是拒絕停止向張家口進攻了。
事情十分清楚:全面破裂已難避免,繼續商談已不能取得積極成果,於是,周恩來憤然暫時退出談判,離開南京乘飛機去上海。他採取這樣行動,目的是讓全國人民和全世界都知道:和談已處於危機關頭。不讓國民黨製造一種假象,彷彿談判還在繼續,談判仍有希望。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