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第1/3 頁)
老太太一聽如此,便道;&ldo;那就好。&rdo;
四太太插話道:&ldo;怎麼我聽說欣兒要來京裡?她姐姐要出閣,她倒跑出來玩兒了?&rdo;
許氏道:&ldo;你倒是訊息靈通,這事兒還沒準呢。她們家裡還定了幾樣大件的在京裡,到時候也得叫人先來看看,若有不妥當的也好改。只是她們那裡習俗又同京裡不同,我們倒替不了手的。說是到時候家裡老僕過來,欣兒便也想趁著機會來京裡逛逛。都還沒說準呢,也不敢說給老太太。&rdo;
老太太便道:&ldo;若來了就住家裡來,欣兒也挺大了吧?多少年沒見過了。&rdo;
許氏道:&ldo;十三歲了,是有好多年沒見過了,恐怕都認不出來了。&rdo;
四太太道:&ldo;女大十八變嘛!&rdo;
老太太問她:&ldo;你又是哪兒的耳報神,這麼知道。&rdo;
四太太道:&ldo;上回念傑外甥尋幾味藥,問到我們老爺了,說起來的,我才記住了。&rdo;
老太太便問:&ldo;念傑問藥?他怎麼了?&rdo;
四太太道:&ldo;不是他自己,是給他姐姐問的。念珍身子骨這兩年都不大好。&rdo;
這說的就是牟太姨娘所出的庶長女越洵香生的一對兒女了,兒子叫郭念傑,女兒叫郭念珍。倆人都已經成了親了。只是郭念珍頭一回懷上就掉了,傷了身子,就一直不大好。底下越芃姐妹們都坐著,也不方便細說,就含糊過去了。
一時散了,傅清溪便問柳彥姝:&ldo;大表姐得的什麼病?都要到處尋藥了!&rdo;
柳彥姝隨口道:&ldo;我哪裡曉得,連面都沒見過兩回。&rdo;
傅清溪默默不語,柳彥姝道;&ldo;家裡的親戚那許多,要不是有什麼事兒忽然提起,尋常誰想得起來啊。&rdo;
回了屋裡,夏嬤嬤上來問道:&ldo;姑娘今日還看書不看?&rdo;
傅清溪垮了臉:&ldo;看、看吧……&rdo;
夏嬤嬤趕緊去另點了燈來放在書案上,又沏了茶來。
傅清溪換了衣裳端坐在桌前,看著桌上那厚厚一摞書和眼前這剛翻了一半不到的書,心裡只覺著沒力氣。
當日聽了越芃同越縈的話,她只覺自己找著路了,渾身血都熱了兩分。回來就帶了人按著越縈給的書單去書樓大院借了書來。晚上就按著越芃說的法子,好好計劃起來。
夏嬤嬤給出的主意,先拿大張的青竹紙裁開,再在上頭用墨線彈出橫格兒來,按日子一行行列了要做的事。柳彥姝看她們忙活,在一旁笑:&ldo;不知道的還當你要做消寒梅花圖呢!&rdo;
這寫計劃的時候那真是熱血沸騰的,按著傅清溪列的,打算是五到七天就看完一本書,這麼一來,那一沓子不消幾個月就能看完了。估計這女學裡年底年初就得分班備考,到時候自己有了這些打底,可就今非昔比了。
這還不夠,照著越芃所言,這計劃得成套才行。一旬打算看多少書的,就得再按著這個分到一日去,一日該當做多少事的,就得分到時辰去。如此才算可為,若不然不夠細緻,就不好照著行事。
如此這般,這月旬日時的計劃,就做了三日有餘。總算得了嬤嬤提醒,把先頭幾天給預留出來了,要不然還得同讀書的事兒衝突了,可就不好辦。
一切就緒,就該依計劃行事了。
這一直順順噹噹叫人激動亢奮的事兒就忽然變了味兒。‐‐頭一天就沒能完成計劃。為什麼?只怪那書同自個兒預計的不同,頁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