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第2/3 頁)
, 亦沒什麼人會問起。
進了院子,陶嬤嬤便迎上來道:&ldo;姑娘回來了。&rdo;
傅清溪笑笑, 上去挽了陶嬤嬤的胳膊道:&ldo;同蕊兒出去了一趟, 路過同春齋買了兩件小爐燒,一會兒嬤嬤剛好就茶用。&rdo;
陶嬤嬤笑道:&ldo;我這福氣!姑娘老這麼惦記著我們。&rdo;
兩人說著話進了屋子, 陶嬤嬤從一懷裡摸出一小串鑰匙來,挑出一把開了一邊的鎖櫃,從裡頭取出一封信來遞給傅清溪道:&ldo;方才姑娘出去了,外頭送來的信。看著挺要緊的, 便收起來了。&rdo;
傅清溪接了過去,一看上面的抬頭,曉得是這次清暑會的成績。開啟一看,除了一張寫著她履歷和成績的紙,另有一個烏銀的手環,是個素麵沒花的,只是摸上去卻有些粗糙。細想一回,上次崑崙書院主持的清暑會自己雖也是優等的成績, 可並沒有收到什麼小玩意。這回是說成績果然好, 所以另有獎賞?
拿了那張履歷一看,又發現了一宗異處,上頭不止是自己的姓名和就讀女學, 從雲演數試開始的幾次數術會也都列在了上頭。她就想起上回胡芽兒同自己說過的話了,既然在上次的寒數會上得了好成績就多半能進崑崙書院,看來這些成績還挺有分量。又細看一回那個手環,實在瞧不出什麼新鮮的來,便仍交給陶嬤嬤收好了,自己坐下來給胡芽兒同俞正楠寫信說這個事兒。
等這邊的書信寫好,想了一會兒,叫杏兒取了個空白的簿冊過來,又悶頭不曉得寫起什麼來。寫一會兒又去邊上翻看之前看過的什麼邸報文書,然後回來接著寫。之後數日,都是一得空就撲在這件事上,足寫了六七日,才算停手。
若是從前夏嬤嬤,難免要站在邊上細看一回,或者看傅清溪願意搭理的時候問上幾句,陶嬤嬤是全不管這些的。她又不識字,也不擔心傅清溪弄什麼出格的東西,只管著她飲食作息,記著時候提醒她站起來走走。
過了兩日,越栐仁從書院回來,又帶了幾個書院子弟一同來府。裡頭有幾個剛來過一兩回的生面孔,剛好這回三太太、四太太也在頤慶堂,便都趁便見了。又坐下說話。到底是大書院裡的子弟,個個可稱不凡,老太太和幾位太太都沒口子地稱讚,三太太、四太太之前沒見過的,還另備了見面禮。
董九樞在邊上等得不耐煩,他滿心都是要問財神,偏這眼前看著更像是拜月老的。好容易說夠了,老太太有些乏了,他們便同從前一般同越府的小輩們一起往頤慶堂小花廳裡說話去。
這裡大太太問三太太和四太太:&ldo;瞧著都怎麼樣?&rdo;
三太太點頭:&ldo;果然都一表人才,這都是家裡沒給定親的?&rdo;
大太太道:&ldo;栐仁都細打聽過的,應該沒錯。&rdo;
又問老太太:&ldo;老太太瞧著可還好?&rdo;
老太太笑道:&ldo;我瞧著都是好孩子,那天巒書院是隨便能去的地方兒?自然都是有出息有志氣的。&rdo;
三太太道:&ldo;我就是擔心這個呢。也不知道二丫頭這回春考能考成什麼樣兒,要不然,就算咱們樂意,人家還得掂量掂量呢。&rdo;
四太太卻道:&ldo;那個姓秦的,又是舊京人,不會跟&l;青藥&r;林家有什麼幹係吧?林家裡頭可不少姓秦的媳婦兒,林家嫁到秦家的也不少。聽說這秦家是老姓兒,手裡攥著些古方兒,也不曉得是真是假。&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