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頁(第1/3 頁)
傅清溪聽說這烏銀環也是這位老先生給的,《學之道》也是人家寫的,那這就是自己先生無疑了。雖對那個什麼摘星樓和河圖院的還有些疑惑,不過有老太爺說的話,最終還得看自己,倒也不用那麼擔心了。
老先生要說的可還不止這個,他又接著道:&ldo;老朽用過的名號不少,如今在崑崙書院那邊以&l;陶然&r;為號,在冶世書院裡還是用的老名號,這個……你該知道的吧?&rdo;
傅清溪一愣,老先生笑了:&ldo;不錯,我就是&l;悠然叟&r;。只不過如今外頭傳的那許多&l;悠然叟&r;的文書散句,多是書院裡那群小猢猻頂著我的名號胡作非為來的,可作不得數。倒是你看的書上頭的署名還真沒落錯。&rdo;傅清溪又站起來了,立在那裡,臉上又是激動,又是迷惑。
老先生看得哈哈大笑道:&ldo;可憐的娃兒。那書院裡跟你這麼小的孩子還真沒幾個,如今我說的這些事兒,你聽著都覺著不可思議吧?唉,等你到了那裡就知道了。那裡頭真是一群猢猻!&rdo;說著話搖頭嘆息起來。
接著師徒二人又說起《學之道》這個書來,傅清溪從前便覺得學到後來,要涉及心念的事情,這書上就沒幾句了。這回見裡頭分明有許多大篇幅論述這個的,趕緊就翻看起來。這下可好了,寫這書的大能就在自己邊上坐著,隨時可以請教不說,這位大能還就是自己的師父!天下還有比這更好的事兒嚒?!傅清溪自覺這會兒跟在仙境裡沒什麼分別了。
這一說都不知道說到什麼時候去了,直到一個青年出現在門口道:&ldo;老先生,該用飯了。&rdo;
悠然叟看一眼牆上日影,笑道:&ldo;都這時候了!&rdo;又對傅清溪道,&ldo;這書你拿去慢慢看著,一路上時候還長著吶,不用著急。走吧,前頭吃飯去。&rdo;
青年問道:&ldo;姑娘在哪裡用飯?&rdo;
傅清溪不解,悠然叟道:&ldo;就都擺在臨風閣吧,正好我們師徒說說話。&rdo;
青年愣了愣,趕緊回神答應道:&ldo;是。&rdo;說著便去了。
這裡悠然叟帶著傅清溪往前頭走,一路走著,還給她講這船上屋宇佈局暗合著那些數道。
傅清溪哪裡見過這樣的事兒,聽得一愣一愣的,只恨不得把自家先生說的每個字都記在腦子裡。
往上走一段樓梯,穿過一段迴廊,眼前豁然開朗。三面開窗,臨水臨風,不愧這名頭。
這會兒正春暖時候,日頭西斜,江上餘暉點點,夾岸桃柳,煙水茫茫,傅清溪還不曾見過這樣的景象,一時有些看呆了。轉過一處屏風,一張小圓桌上已經上了幾個涼碟壓桌。
悠然叟背靠屏風坐了,指了指邊上道:&ldo;坐下吃飯吧。方才說得都忘了時候,這都誤了頓了!趕緊坐下。&rdo;傅清溪行了禮才依言坐了。
師徒二人落座,便有人過來上菜。青瓜燻雞絲、糟鴨丁腐皮、芫爆肚仁、菇蒸三疊等菜,都不是傅清溪尋常吃慣的。也沒人上來佈菜,老先生不吃酒,卻先來了一盅茶,就著茶就吃上了。也沒什麼&ldo;食不言&rdo;的規矩,還讓傅清溪:&ldo;這個蒸三疊蒸得透,你嘗嘗。&rdo;又道,&ldo;他們還不曉得你的口味,想吃什麼,一會兒就告訴他們去。這一路還長著呢,可不能委屈了脾胃。&rdo;
回頭又喚了人過來問道:&ldo;今天的飯是什麼?&rdo;這話問的,飯還能是什麼!
那青年卻聽得明白,答道:&ldo;備了面和蒸飯,您用點什麼?&rdo;
老先生道:&ldo;給丫頭做個燜面來,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