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頁(第1/3 頁)
她猶自迷糊著好不尷尬,那裡老先生卻滿臉笑著撫掌嘆道:&ldo;好一個將聲音去掉了,好一個軌跡……娃兒啊,你這真是入了數象之門了!為師收了個好徒兒啊!&rdo;這也不歇著了,敲了一下壁板,進來一個青年,老先生便道:&ldo;給我拿張琴來。&rdo;
青年掃一眼攤放著的曲譜,領命去了。
老先生起了身,對傅清溪道:&ldo;來來來,往這邊來,帶上你方才寫的東西。&rdo;
一會兒那青年抱了一張琴來,老先生看看道:&ldo;不錯,很合用。&rdo;
自己在琴桌前坐下了,略試了幾個音,點點頭道:&ldo;丫頭,你也坐下,我一會兒就來彈這一曲,你耳朵裡聽著,眼睛看著你解的東西,兩邊都不能耽誤,可能做到?&rdo;
傅清溪正色道:&ldo;弟子勉力一試。&rdo;
老先生點點頭,雙手一按,就撫起琴來。
從來傅清溪聽曲子,聽了多少遍也記不住的,更別說自己彈奏了。那時候不曉得被姐妹們取笑了多少回,連柳彥姝後來都同她說:&ldo;要不咱們不去上那課了吧,她們都笑你,我一個個吵也吵不過來啊!&rdo;幸好這個在老太太看來也算不得正業,還有許多旁的棋啊書啊畫啊的都得通通頭,是以等大概都入了門便歇了。
這會兒老先生彈奏起來,因著方才自己分過一回節,又根據節裡曲調分陰陽,又要根據陰陽變化分動靜剛柔,這曲譜是來回看去看了好幾回了。因此那曲調聽在耳朵裡都不是曲調了,全在腦子裡變成了一串串的陰陽數流,剛柔並濟動靜相合。
老先生彈完整曲,並沒有停,又從頭奏起。傅清溪耳聽著眼看著,三遍之後不自覺地就放下了手裡的東西,閉上眼睛似聽非聽,那曲子從耳朵裡過去,竟在心裡全化作了高低起伏的各色線條。漸漸的,那些線條開始各自分開,結成小群,那小群成團,首尾相連連結如環。這些小環又相互間各有高下,另成一浪。那浪雖大,眼看著似乎亦要像何處尋個圓滿……
琴聲漸至細微終落於靜默,傅清溪腦海里已經成了一副平平的圖。
等回神睜開眼睛,老先生看著她笑道:&ldo;我們這一派,學的數術之道名為&l;極數&r;,萬物皆在數中,萬物中又皆蘊數。是能將萬物化為數,又能將數化為萬物。&rdo;
說著起身從一邊盛著許多畫軸的紫油陶甕裡取了一個捲軸出來,遞給傅清溪道:&ldo;開啟來看看。&rdo;
傅清溪接過來,解開縛扣,展開一看,大驚失色。‐‐這畫竟同自己方才聽曲時最後心裡所成者有幾成相似!
老先生見她神色,更覺欣慰,笑道:&ldo;果然你已能成心影了……有善音律者,聽曲能聽出山河大地、千里雲煙,那亦是能做成畫的。只是十人所聽十人所畫,只怕各不相同大異其趣。可若是用極數之道,所得之圖便相差無幾了,其差亦差在同向之境界,與前者又不同。世事萬物中,百人所見百人不同,此為事、為世事;千百萬人皆能見其一者,方為道。這個就是我們極數一門所追求的東西。怎麼樣?可願意學啊?&rdo;
傅清溪臉上一時醒悟一時疑惑,聽了老先生的話,趕緊道:&ldo;弟子必當全心學習,絕無懈怠。&rdo;
老先生笑道:&ldo;不錯不錯,明兒咱們再換一樣玩兒,這萬物皆有數,可有趣得緊吶。&rdo;
此後,傅清溪每日不是跟著老先生解曲分戲,就是讀史說書,甚至連江上連波天上浮雲都能用來解,真是全然另一雙眼睛看世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