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3/4 頁)
政治對美國的興起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劉易斯就完全贊同托克維爾當年的觀點,即美國的聯邦體制設計有效推動了美國的成長與繁榮。托克維爾在《論美國的*》中指出:
如果說一個大國的繁榮富強最有賴於居民的精神和風氣,那麼聯邦制度會把這項任務的困難減少到最低程度。美國各州的共和制度,沒有出現大多數人群集體常見的弊端。從領土的面積來說,聯邦是一個大共和國;但從它管理事務之少來說,它又無異於一個小共和國。它做的事情都很重要,但為數不多。由於聯邦的主權是有限的和不完整的,所以這個主權的形式對自由沒有危險,更不會引起對大共和國有致命危險的那種爭權奪名的邪念。由於誰也不必嚮往一個共同中心,所以沒有巨大的城市,沒有鉅富和赤貧,沒有突然爆發的革命。
實際上,不僅在原發內生性的現代化國家是如此,在後發外生性的現代化國家,成功實現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背後邏輯也是如此。在20世紀90年代,許多學者在考察了東亞發展奇蹟後,都不約而同地形成這樣共同的判斷:東亞各國獨特的政治形態對東亞的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新加坡的發展奇蹟就為這種判斷提供了很好的註腳。在新加坡的治國理政者看來,社會的發展有賴於“好的政府”,而“好的政府”的標準是:“必須廉潔有效,能夠保護人民,讓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在一個穩定和有秩序的社會里取得進步,並且能夠在這樣一個社會里過美好的生活,培養孩子,使他們取得更好的表現”。所以,東亞各國的成功發展與其將政治建設與經濟建設有機統一起來,並保持政治建設對經濟建設的有效作用有著密切的關係。
現代化的發展決定了政治建設與發展的內在取向:*化。現代化的模式化,往往帶來*化的模式化,而*化的模式化則必然是*的西方化。現代化所激發出來的社會和政治動員,加上西方國家所形成的全球性的*化動員,很容易在後發外生性的現代化國家誘發*化的狂飆突進。實踐證明,在這樣的政治發展中,治國理政者往往既不能有效把握本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也不能有效把握政治發展的大格局,結果導致國家治理與國家建設受挫或失敗。實際上,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發展經歷,都充分證明了這樣一條現代化發展的基本原則:無力駕馭*化,也就無力駕馭現代化國家的經濟與社會發展。
啟動*化是一回事,駕馭*化又是另外一回事。前者可以從理想與價值出發,能夠創造爆炸性的動員和革命性的變革;後者則是從發展與秩序出發,要創造新體制、新秩序與新發展。啟動*化容易,駕馭*化難,當然,使*全面制度化、法律化,並最終鞏固下來更難。在這其中,駕馭*化最為關鍵。要有效駕馭*化,就必須將*化所提出的政治建設和政治發展要求與本國實際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條件、發展戰略與發展議程有機結合起來,從而保證*化的政治發展能夠保持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有效作用。東亞的發展表明,如果實際的*化程序能夠保證經濟與社會發展,那麼,*化本身也能因為其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有效作用而獲得更好的發展基礎與資源。 。 想看書來
有效政治與大國成長(4)
這裡必須強調指出的是,在政治發展適應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政治要有效作用於經濟與社會發展,除了要有效駕馭政治發展的*化程序之外,還要充分有效地提高政治解決經濟增長所帶來的各種經濟與社會問題的能力。美國經濟學者西蒙?庫茲涅茨就指出,現代化過程中的市場化和城市化所帶來的深刻的社會與經濟結構變化,往往會孕育群體與階層之間的衝突。庫茲涅茨認為:
在某種情況下,這樣的衝突會導致公開的內戰,美國內戰就是明顯的例子。在發達國家工業化初期和現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