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第2/4 頁)
長王爺短的叫得他心煩意亂,花了好些功夫才強忍著沒開口讓這群人滾,最後不耐煩的甩下一句&ldo;讓開&rdo;,負手便走了。
原地裡的朝臣們面面相覷,隨後又連聲嘆氣,眼見沈冽從書房出來,忙又呼啦啦往上靠。
&ldo;王爺,您瞧瞧,你瞧瞧,這叫什麼事兒啊……&rdo;一幫元老對沈懌本就沒有好感,然而他一時半刻又不表態,於是都各自覺得很為難,只能嘆個不停,&ldo;回回見了他總是這樣,朝裡的事,他怎麼著也該操點心了。&rdo;
沈冽笑著打圓場:&ldo;四哥的脾氣,幾位大人是知道的,多擔待一下吧。&rdo;
御史臺的陳大人和旁邊幾個互使了個眼色,狠了狠心,決定捅破那層窗戶紙:&ldo;王爺,不是臣多嘴,國不可一日無君。&rdo;
&ldo;……&rdo;他眼瞼低垂,沉默下來。
&ldo;四王爺到底是淳貴妃所生,若說上一位不是正統,這一位恐怕也難以服眾啊。&rdo;
眾人皆鴉雀無聲地看著他。
此話已經不能算是委婉了,起初推翻沈皓就是宣揚的&ldo;大梁正統&rdo;,若眼下這麼快言行相詭,想必會惹人非議。
儘管一幫人目光殷切,沈冽卻仍久久未語,只是望著沈懌的背影,眸子裡帶了些複雜的情緒。
皇家的宮殿在政變半個月後,再度恢復了寧靜。
好像當權者無論是誰,對於這座宮城而言都沒有太大的影響,它還是和平時一樣,浩大、雄偉,又透著壓抑與陰沉。
出來躲清閒的沈懌走在高牆下的青磚上,在光影裡緩緩踱步。
他站在甬路間時,只覺這四方天地從未寬廣過,宏大的建築方方正正地圈在周圍,還留有同年記憶的殿宇和門扉在眼前顯得熟悉又陌生。
長長的石板道兩邊,有低頭清掃落葉的太監與宮女,當他經過時,每一個都停下來低眉順目地行禮。
因為宮裡的規定,所有人的臉上都必須帶著笑吟吟的喜氣。
那些仿若包著層蠟一樣的表情在他眼中一晃而過,和整個皇宮的氣息如出一轍。
宮牆外,有吱呀吱呀轉動軲轆的聲音,兩個太監在井邊把滿滿的一桶水吊了上來,沈懌不經意側過頭,瞧著那口與宮中其他地方並無不同的水井,腳下忽然放緩。
門邊管事的太監模樣有點面熟,大概三十出頭了,在與他短暫的對視之後,恭敬地呵腰。
&ldo;王爺。&rdo;
沈懌斜眼睇了他良久,嘴角若有似無地揚起。
崔福玉好似聽到一聲極輕極輕的笑,他微微詫異地抬眼,視線中的那位王爺卻已經行遠,道路的盡頭只餘一抹身影,背後的影子在日光下被拉得很長很長。
為了避開喋喋不休的大臣,沈懌難得花了一下午的時間重遊皇宮,等回到御書房,那群各懷心思的文官終於走了,沈冽在如山的奏摺間欣喜的沖他道:&ldo;晏何還回信了,兩國通商之事,他說會盡力而為。&rdo;
他挑起一邊的眉,心不在焉地點頭:&ldo;挺好的。&rdo;
&ldo;等此事一了,南疆那邊的城鎮應該會很快發展起來,今後再將其作為古絲路的入口,咱們就能再次和西域有往來,說不定還可以擴出一條大商路……&rdo;
與鄰國邦交是好事,他兀自說得很熱鬧,沈懌陪著聽了一陣,見太陽西沉,起身去將掛著的大氅取下,披在身上,不以為意地開口:
&ldo;明天,我就回都督府了。&rdo;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