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京城變動(下)(第2/2 頁)
息才是最壞的訊息。
“尚書檯中也無有訊息,諸公都抱病不見,更有甚者,大聲斥問卑下何日入的京城,極力與卑下撇清關係。”
袁紹聞言更是慌了手腳,沒想到僅僅過去數月時間,原本袁氏提拔的那些個門生故吏們不僅不與他們合流,反而都來踩他們一腳了。
這對袁紹而言,並不是什麼好訊息,這群故吏如果都不願意拉他們一把的話,朝廷對袁氏故吏展開清理的那一天很快就會到來。
外放在州郡的故吏,甚至袁家人也會以各種藉口彈劾,免官,甚至交廷尉議罪!
這就叫傾軋!
想也不用想,能坐到如此高位的人,有幾個人的屁股上沒沾點翔,誰經得起廷尉徹查?
這個道理,古今都適用,名曰黨爭。
“從甲第,步廣裡,永和裡諸公遞交名帖,一個都不要遺漏。”
袁紹從來不是坐以待斃的人,他想要在還沒有展開清洗的時候奮起一搏,只要有一個九卿願意見他,他就能給出一個對方無法拒絕的條件,達成一筆政治交易。
這就是累世公卿的底氣。
......
隨著年節氣分氛的逐漸散去,除了沒有宵禁外,其他的已經沒了先前熱鬧的氣氛,人們逐漸回到了生產。
得益於如今新朝輕徭薄賦,民眾的生產意願也得到了加強,雒陽外荒了許久的田地也終於有人願意耕種,原本逃離的百姓也逐漸回來,總的來說,這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前行。
還有幾個月,盧植就年過六十了,如今的他,在政治上綻放了第二春,看起來比五十的人還要有精神。
何顒看著批閱著奏疏的盧植,頗有些感慨,如今的尚書檯裡,大概分為四派,僕射一派,大約為帝黨,但是鍾繇自領尚書僕射後,一直就是小透明,唯命是從,不計在何顒的威脅範圍內。
袁派,如今和御史大夫楊彪打的火熱,甘為門下走狗,與侍御史們一道為政,就是見誰咬誰,博名聲,風光的很。
何派,何顒為首的黨人,曾經為大將軍何進拔擢的人居多,自何進被關在府中自省之後,一干人等紛紛抱團取暖,如荀攸,逢紀等,雖只是新晉尚書郎,只做些抄錄奏疏,記錄的職責,但勝在年輕,以他們的能力,可謂是潛力無限。
剩下的就是盧植一派了,以尚書為團,先前的子錢商人一事,主要推力與阻力就是這群人。
大致都是雒陽豪商豪強的家族希望,何顒不想跟他們扯上關係,也不想得罪他們,就索性扔給盧植了。
如今局面算是安定下來了,何顒有意無意的,也開始排擠起了其他人,比如盧植,何顒以他擅軍國事為大義,在複核中平六年發生的軍事行動,予功予過。
不僅是個得罪人的活計,還接觸不到錢糧事,因此也就無權過問那抄來的兩千萬石漕糧的去向了。
因此,何顒幾乎以獨斷的形式,任免了大司農官署內六百石曹、椽吏的一系列人事變動,以及廷尉官署的些許變動。
別看只是些不起眼的職位,甚至傷不到光祿勳的一根手指頭,但就是這些曹椽吏,卻關乎了大司農府內民戶,錢糧調動的核心。
皇帝先前召三公等重臣議事,獨不召見大司農及廷尉,何顒盧植等有先見之明的人已然意識到皇帝對他們的不信任,因此才有這一次小小的試探。
在廷尉,何顒以賞罰不明的罪名問罪了廷尉,罷免了左右監,盧植又任命了左平一職,將廷尉的詔獄掌握在手,進一步將尚書檯的權力擴大,又以核查中平六年來天下郡國案的名義,將死刑複核的權力抓在了手裡。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