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學道術是為了賺很多錢(第1/2 頁)
張乾與他的師兄賈不了不太一樣。
賈不了是感覺算命這東西頗為新奇,尤其是在小的時候,看到“老瞎子”給人算命,基本上沒有錯誤,便更覺神奇。
於是,每個集市的時候,都要去市集的一個角落裡,看“老瞎子”給人算命。
就這樣,一來二去的,便跟“老瞎子”熟悉了起來,然後拜了師父。賈不了的父母也沒覺得是什麼大事兒。反倒是自家的孩子有個去處,還能順便學點兒手藝,感覺還挺不錯的。
而張乾,則是一個被“老瞎子”收養的孤兒。
在幾十年前的那一天,已經很難去考察“老瞎子”究竟是無意還是有意的來到了那座橋下,然後便看到了被放在竹籃子裡的張乾。
只能說,這一切都是緣分。
一個本應孤獨的大人,一個前途未知的嬰兒,便在這個緣分之下,組成了一個家庭。只不過,靈魂的慰藉,解決不了現實的麻煩。
“老瞎子”是一個老派的道士,與世無爭,萬事隨緣。這個樣子自是有其好處,而壞處同樣也很明顯。
那就是“窮”。
飢餓致死自然是不至於,但是從張乾記事兒起,無處不在的貧窮之感便時時刻刻的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那是一種被強行壓制住的洶湧慾望,總有一天會化為沖天的火焰,燒掉他的一切。
“老瞎子”自是看出來了,在他養子的眼睛最深處,總是會閃過一絲名叫“慾望”的光芒。
於是,“老瞎子”嘆氣的時候多了起來。感慨自己沒能耐,賺不到錢;感慨這孩子慾望重;感慨這個社會太浮躁等等。
一些補救措施自然也是做了的。一些道家的典籍,“老瞎子”親自領著張乾讀,就是希望磨去張乾的慾望,讓他在清淨中重新找到自己。
可是,在這一方面的成績不能說沒有,只能說不多。張乾眼底的慾望並沒有消失,只是掩藏的更深了。
而另一個方面的成績,卻是連“老瞎子”都始料未及的。
張乾竟然摸索出了自己的“道”來,雖然只是“道”的邊緣。“道”是一種玄而又玄的東西。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若是讓張乾講講自己的“道”,他是講不出來的。但是,他知道自己摸到了“道”,“老瞎子”知道張乾摸到了“道”,甚至當時的賈不了也知道張乾摸到了“道”。
那是一種氣質,一種能感受到的東西。
就這樣,“老瞎子”感慨的東西又多了一個:慾望那麼高,白瞎了天賦這麼好。
張乾的天賦確實很高,在摸到了“道”這種東西之後,對於道家法術的學習非常的快,尤其是在命運這方面的法術。
有一天,“老瞎子”看著正在讀《道德經》的張乾,突然說道:“乾兒,你覺得學了這些道術,有什麼用?”
當時的張乾年齡還不算大,放下書,對著自己的養父說道:“當然是賺錢。”
“唉~~”老瞎子便開始嘆氣起來。弄得張乾不明所以,還以為是自己回答的不好,便繼續說道:“很多很多的錢。”
卻聽到自己的養父嘆氣聲音更大了。
以後的日子裡,“老瞎子”又問了張乾幾次,張乾的回答都是大同小異。
主要是因為,養父從小教育自己要“做真我”。
所以,雖然知道自己這麼回答,養父必然嘆氣不止,但是,張乾還是沒有更改自己的答案。
“老瞎子”最後一次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是在他生命彌留的時候。
那時候的“老瞎子”躺在床上,身上蓋著單薄的被子。他的眼睛已經有些渾濁,卻還是看著坐在床邊的養子,問出了那個問題。
“乾兒,你覺得學了這些道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