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鐵環山(第1/2 頁)
後來的時候,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人們意識的覺醒,想要從破爛裡找到真古董的事情,也是變得難上加難起來。
而鐵環山便是出生在這麼一個榮光將盡,衰敗即來的時代。
其實,若說衰敗,那也是跟從破爛裡能找到真古董的時代相比。真的論起來,應該說是行業走向規範的時代。
鐵環山的父親,在他的父輩裡面排行老三,江湖人稱“鐵三爺”。鐵三爺最出名的便是一雙眼睛。任何物件兒,到了鐵三爺的眼裡,真假立辨,幾無差錯。
鐵三爺年輕的時候乾的也是祖傳行當,騎著一個破三輪在城市裡大街小巷的走動,挨家挨戶的收一些破缸、破碗什麼的。
那個時候,這裡面的真東西不少,年輕的鐵三爺收到過不少的寶貝。再加上鐵家其他人收過來的真東西,鐵三爺的這一雙慧眼可以說是靠著真東西給喂出來的。
只不過鐵家乾的是過手的生意,收藏的事情他們做的少。所以,家族裡的真東西倒是沒有幾件。
而到了鐵環山這一輩,想要看點真東西,那可是難嘍。就算在一些場合看到了,也不可能讓你隨意的把玩摸索。
於是,眼力這一項便是不復長輩的功力。
不過,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點。鐵三爺年輕的時候,主打的是一個“破爛裡撿古董”。
而鐵環山這個時代的特點,主打的便是“仿製品”,也就是假貨。
這鐵環山也算是一個妙人兒。他年輕的時候,悟出了一個道理:真東西沒機會揣摩,我揣摩假東西不就好了嗎?“看出來是真的”和“看不出來是假的”似乎有著差不多的意思。
雖然說從邏輯上來說,這句話是不通的。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只要你辨假的能力足夠的高,這兩句話還真沒毛病。
而這,也算是理論與實際的差距所在。
既然想通了,那就開始做。雖然說一些“古董展會”,鐵環山還是會參加,但是更多的時候,鐵環山出現的地方還是各種的古玩市場。
開始的時候,有不少朋友都勸鐵環山:“環山呀,那些古董市場不像以往了,基本都是假貨。想撿漏可是撿不到了。”
每每這個時候,鐵環山都是微微一笑,然後繼續著自己的行為。
慢慢的,其他人也便不勸了。背後的風言風語不知道什麼時候傳了起來,有說其蠢笨的,有說其不務正業的,還有說其想要撞大運的。
而鐵環山始終我行我素,往來於各個城市的古玩市場之間,甚至於,他還找到了幾個造假的工廠,換了姓名進去當了一段時間的黑工。把各種造假的流程技巧都摸索了一遍。
便是這樣,鐵環山在積極的積累了經驗之後,在江湖上也打出一番名聲來。
江湖上對於他的父親鐵三爺的評價:一個物件兒,鐵三爺說是真的,那就肯定是真的!
江湖上對於鐵環山的評價:一個物件兒,鐵環山說是假的,那就肯定是假的!
不管怎麼樣,也算是一個人才了。
而事情的轉折點,在於一個碗。這個碗是鐵三爺收來的,據說收的時候還是頗費了一些波折。
對於這個碗,鐵三爺看出它是真的,而鐵環山看不出來它是假的。只是這個碗在隱隱約約之中,讓兩個人有著一種奇怪的感覺,彆彆扭扭之中說不出來。
按理說,感覺奇怪也就奇怪吧,畢竟幹古董這一行,誰不得遇上點奇奇怪怪的事情。但是,這個碗屬實有些太邪門了。
自從弄來這個碗之後,鐵三爺家就一直不太平。鐵三爺好了十幾年的舊疾都復發了,鐵環山也出了一次車禍,雖然說沒怎麼受傷,但是也嚇得不輕。
就連他們家的狗都得了怪病,本來溫順的性格變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