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第1/2 頁)
幸虧他把幾門主科的課本都帶回來了,課本從前往後一翻,果然,高三的課程已經借著暑假補課趕完了,不出意外的話,接下來一整年,他們的學習內容應該都是瘋狂做題。
紀時這次帶了各科的練習冊和試卷,這些都是要在暑假之內做完的,他大概翻了一遍,題目基本都不記得了,加上他基礎本來就不行,估計得狠狠花時間啃一遍。
他現在關於高考的唯一印象,就是他們那年的高考作文題,叫《綠色生活》。
前幾年的高考題都是《懷想天空》或者《好奇心》這種玄之又玄的型別,突然來了個樸素得不行的《綠色生活》,紀時在考場上直接懵了,他當時好像寫了種地之類的內容,最後語文果然考了高中生涯的最低分。
至於《懷想天空》他為什麼能記清楚,因為那年他們學校難得出了一篇高考滿分作文,在以理科見長的蘇北縣中,這比高考考清京都難。
紀時把腦袋裡亂七八糟的思緒撇開,開始認真翻書。
蘇省高考屬於自主命題,採用3+2的模式,3是語文、數學、英語三門主科,2即決定文理的另外兩科,其中理科生必選物理,文科生必選歷史,也就是說,文科生要學三門主科加歷史地理或者歷史政治,理科生學三門主科加物理化學或者物理生物,這兩科只計等級,不計入總分。
文科生和理科生的高考總成績都是480分,語文、數學、英語各佔160、160和120,這440分對於文科生和理科生都是一樣的,考試內容也一致,區別在於文科生有40分的語文附加分,即語文總分200分,理科生有40分的數學附加分,即數學總分200分。
等級的存在讓蘇省存在一種怪現象,即語數外總分能夠上清京的學生,卻因為物理或者歷史等級b連本省第一的金大都進不去。
紀時那年連300分都沒有考到。
別說清京了,他想在省內挑一所數得上號的高校都不行。
紀時先翻的是英語課本。
得益於後來的工作經歷,他用上英語的地方有很多,高中時代的英語課本更側重語法,他那會被what、when、why這幾個詞的用法搞得暈頭轉向,後來看多了,就算不懂語法,大概意思也看能明白,反而是詞彙量更需要充實。
他的課本上還很新,估計聽課的時候他要麼在打瞌睡,要麼低著頭偷偷摸摸看小說,z中的老師不像初中老師那樣緊抓學習,他們也在乎成績,但是不可能面面俱到,像紀時這種在60人的班裡排40多名的絕對是放養物件,只要不影響課堂秩序,老師基本不管。
紀時從第一頁開始看,遇上自己不認識的單詞,他就在單詞上面劃根紅線,再到課本後面去找,找不到的就查字典,把課後練習和補充練習的題試著做一遍。
不知是不是因為變年輕了的原因,伏案幾十分鐘,紀時一點也不覺得累,相反,做著題再對對答案,發現自己正確率還不低的時候,他甚至有種興奮感。
第3章 英語學習 學習學習學習
高中課本最大的特點就是簡單,老師在課堂上講的東西,即便是紀時這樣的學渣也能看懂,可一旦做起卷子和練習冊,難度簡直叫人懷疑人生。
英語也算在此列。
紀時帶回了兩本英語課本,從第一單元開始看,一開始他還能憑自己的英語底子看懂一些內容,但慢慢他發現,其實高中英語考的詞彙量很細,課本上除了原文中必須積累的單詞外,還有一些超綱了但是必須掌握的單詞。
老師會在講課的時候一邊劃線讓他們積累,但這種事情紀時一般是不會做的,所以他的課本乾乾淨淨,基本上沒有什麼學習的痕跡。
不過對現在的他來說,這倒也方便,一切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