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塹壕鬥法(第2/3 頁)
弩機手楊興邦領銜,加入步軍。
一天以後,民軍再次殺回到塹壕裡,攜帶著更為厚重的盾牌,還有自己的硬弩機。
-
雙方圍繞著塹壕的鬥智鬥勇,還在繼續。不久,民軍開始嘗試,在塹壕環境下使用小型投石機;元軍也效仿民軍的做法,從水軍戰船上,搬來了投石機。
由於雙方使用的投石機,打擊jg度都不高,所以發shè出去的大部分石彈,都落在了塹壕外。雖說殺傷不夠,但少量落進塹壕裡的石塊,對塹壕裡計程車兵,是有一定心理威懾滴!
-
民軍的襲擾戰進展不順,也證實了秦起之前的判斷,他找了嚴鎧和曹捷、高師誠等人商議,要求在細節上多下功夫,爭取在兩軍對峙中,取得一些優勢。
為尋找新的突破口,嚴鎧親自到第一線視察。
和現場指揮官孫湘逸打過招呼後,嚴鎧帶著兩個衛士,頂著厚重的盾牌,在塹壕裡四處檢視。
硬弩機陣地上,嚴鎧遇到了從水軍調過來的弩機手楊興邦,嚴鎧問楊興邦:
“楊兄弟,你覺得有什麼辦法,可以提高硬弩機的殺傷力?”
為了保證嚴鎧的安全,楊興邦沒有馬上回答問題,而是先將他,請進塹壕裡的藏兵洞。
藏兵洞正是楊興邦的小發明,上次民軍在元軍硬弩機打擊下,損失了近三十人,楊興邦聽說後,就建議校尉孫湘逸,在塹壕裡挖一些藏兵洞,當敵人火力猛烈時,士兵可暫時躲避。
藏兵洞很狹小,嚴鎧和楊興邦只能靠著洞壁,蹲下來說話,楊興邦回答剛才嚴鎧的問題:
“如果只是單純要提高硬弩機的殺傷力,可以造更大尺寸的弩機,使用更大尺寸的箭矢,但是這樣的弩機會更笨重,箭矢的成本也提高了很多。”
楊興邦拍拍藏兵洞的洞壁,繼續說道:
“而且真正的殺傷效果,並不見得就會很好,因為元軍和我們一樣,可以躲進藏兵洞,等我們民軍計程車兵到了近前,肯定要停止shè擊,那時元軍再出藏兵洞,也不晚。”
“聽孫湘逸校尉說,你的想法挺多的。如果你現在有什麼好點子,即使不太成熟的也行,說出來給我聽聽?”
“嚴將軍,我在考慮造一種
披甲戰車(),專門用於塹壕戰的環境中;另外?()_[()]?『來[]_看最新章節_完整章節』(),我還在想著,改進現在的投石機,改進的地方主要有兩處:首先是將投石機裝上輪子,便於投石機移動位置,還有一個,就是將投石機所用的鐵彈、石彈,拴上繩子,希望可以提高投石機的命中率。”
“其它的我還大致理解,將石彈拴上繩子,如何提高投石機的命中率呢?”
“這其中的原理是這樣的:假設投石機的位置,與元軍塹壕距離十丈,那我們就可以用一根長度為十丈的繩子,拴住投石機的石彈,在發shè石彈時,將預定目標,設定為略超過十丈,最終,石彈受繩子的牽引,會準確落在,距離投石機十丈遠的塹壕裡。”
“嗯,我明白這其中的道理了,待會兒我會和孫湘逸交待,讓他給你安排人手,爭取早點投入實戰”。
-
睢莊水寨方面,自打民軍燒燬了元軍水軍六十艘樓船之後,元軍水軍迅速增加了水寨邊暗哨的數量,並且在水寨外圍,安排戰船夜間巡邏。
針對元軍水軍的這些改變,秦起召開水軍軍官會議,討論應對策略。
張軒德以他的一貫風格,首先發言,他的思維,也確實要比一般人快個半拍:
“既然元軍戰船,離開水寨巡邏,這就等於給我們機會嘛!我們把力量集中起來,形成區域性優勢,專打巡邏船隊。”
葉青臣接著發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