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始皇之怒 三(第2/2 頁)
一種在這個算的上是炎熱的季節都感到一股寒氣沿著尾椎往頭頂冒的感覺。
李斯看到秦始皇的臉色變了之後連忙說道“陛下”。
秦始皇從與蒙恬問答的坐姿起身回到了案座之後,就在這時,安排工作的趙高回到了大帳。
一進入的趙高就感到了帳內的氣氛不對,沒有自己出去傳召之時的那種祥和的氣息,現在的氣息就像處在了寒冬臘月一樣。
接著趙高看到李斯的額頭在這樣的氛圍中冒著汗珠,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
接著趙高回到了自己專屬的位置,那位小內侍見到趙高之後就自覺的回到了自己應屬的位置上去了。
接著就看到了大帳內這樣的一幕,秦始皇站在案座之後,面容嚴峻,緊鄒眉頭,左手又不自覺的按住了天問的劍柄往下按壓著,使這柄長於平常之劍的天問在秦始皇的腰間無限的趨於平行。
而蒙恬跪坐在一座,端坐的蒙恬手中端著剛剛秦始皇命人送上來的酒水,就這樣看著大帳中央的李斯,思考著秦始皇這一段東巡到底做了什麼讓這位帝國的一院之長恐懼成這樣,並不知道內情的蒙恬一直就只是認為秦始皇這次的東巡就是因為統一了各國,以巡視的目的來彰顯帝國的強大,所以他才會在九原城外築起京觀,以配合秦始皇這一趟的東巡。
趙高站立在秦始皇的身後,以一種事不關己的心態俯視著大帳中央的李斯和蒙恬,在趙高的心中,這兩人在司徒來之前一直都是其的假想敵,但是司徒來了之後,趙高心中將其與所有人做了對比之後,發現在政治上沒有人能夠跟司徒與秦始皇相比,於是趙高心中的假想敵就變成了如今在咸陽坐鎮的司徒身上。
雖然趙高在司徒的身上感應不到任何的氣機和武學痕跡,但是其政治上才能就讓趙高如同面對泰山一樣,搞不可攀,尤其是司徒跟秦始皇兩人知道的事,更是讓趙高猜不到一點心思。
就像驚鯢送來的赤龍捲軸一樣,兩人每次相見自己都是在場的,包括秦始皇讓宮中送給司徒的物品也是自己經受手的,但是,自己就是想不到這份赤龍捲軸式如何到了司徒的手上的,司徒出了這份還有其餘的卷軸或者其餘秦始皇給予的物品,還有多少是自己不知道的。
大帳中央的李斯硬著頭皮叫了一聲“陛下”之後,抬頭看向秦始皇並沒有低頭看向自己,而是保持著動作,於是李斯再一次說道“陛下”。
這一次秦始皇有了反應,但是李斯卻希望這個反應不出現為好。
就見秦始皇在李斯叫完陛下之後,秦始皇把腰間的天問給取了下來,左手橫劍與胸前,右手放下劍柄處,緩緩的抽出這柄劍譜上排名第一的名劍“天問”,隨著天問的出鞘,劍身上倒映則著秦始皇的雙眼,冷冽中帶著殺氣。
拔出一半之後,秦始皇有將其收起,之後抬頭看著李斯說道“按照涇陽縣處理”。
接著又對著蒙恬說道“蒙恬聽旨”。
蒙恬聽到之後起身單膝跪地道“臣在”。
秦始皇說道“命你協同李斯,共同處理此事”。
蒙恬回答道“臣遵旨”。
隨著這個命令一下,意為著秦始皇最信任的將軍和大臣,將對這段時間調查的事件有一個紅色的收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