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新的射箭教習(第2/2 頁)
殿下慢走。”
洪武十年(一三七六年十一月七日)
吃過午飯後,歇了一陣子,殿外陽光明媚微風正好。
俗話說得好“五歲鳩車,七歲竹馬”這兩句話彰顯著古時人們對這兩種玩具的喜愛。
鳩車就是一件鳥形帶輪的玩具,可以由一人手中握著線繩拉著前進,而且用的力量不同鳩車也會有不同的表現。
朱長安此刻就拉著他的倒黴弟弟去往工部主事說的空地,走了快兩刻鐘的他見到對方立馬高興的把繩子交給身邊跟著的宦官。
“見過皇長孫。”李和見到他笑著行禮。
“李主事,東西做好了嗎?”朱長安見高興的問道。
“皇長孫,工匠已經將東西做好了,成品在這。”李和吩咐旁邊的侍從將一輛小小的腳踏車搬了過來。
朱長安滿臉興奮的騎著腳踏車在一眾宮女宦官驚恐的目光中快速消失。
他騎的其實已經是改良的第五代了,最開始做的是類似鳩車的三輪車,他想要不靠人拉自己跑,最終在折磨了工部侍郎和一眾工匠三個月以後讓他們研究並實現了出來。
有了第一版很快就想要第二版第三版到如今類似現代腳踏車的第五版,因為技術問題量產是不可能的,畢竟造價不菲,不過給他做自己玩的倒是完全沒有問題。
至於製造他的技術問題,很多都是可以解決的,座子硬可以裹東西,車架是打磨好的木頭,一些地方裝飾著顏色鮮豔的布料,軸承的問題的話,古代雖然沒有滾軸軸承,但是也有注油的金屬軸承,類似現在的軸瓦結構,簡易的剎車不太靈敏,是木頭的剎車放在車軸下,需要剎車時拉緊,讓木頭直接摩擦車軸起到剎車作用,不過他更多是用腳剎,鏈條的話先是鍊甲試過,後來還用牛皮糅制處理做過,因為後者更輕所以選用了後者。(元代郭守敬的簡儀上出現過滾軸軸承)
將大夥甩在後面,朱長安歡快的騎著車往御書房去了。
御書房。
“皇長孫慢些,皇長孫先下來,小心,當心腳下。”門外守著的太監陳謹小心的跟在旁邊,順便幫忙抬了車子。
“皇爺爺看我,快看我......”朱長安興奮的喊著。
“乖孫來了,怎麼了這是......”朱元璋讓面前的官員退到一邊,看向了臉色通紅的朱長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