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有個說辭(第2/2 頁)
非常忙碌,這次看著臉色也不好。
楊和是楊家莊的老人,一直恪盡職守,楊垣紫對其非常敬重,目前暫時找不到由頭,大家慢慢分析,別把人搞垮。
楊和點頭,在聽到太原府其他家族各大商行營業額都有小額下滑,楊和心裡是鬆了口氣的。
不管如何,這說明楊家本身沒有問題,太原府楊家莊也很容易給開封楊府一個解釋,後面不過是大家齊心協力解決這個問題罷了。
他急匆匆的回報楊垣紫,也是想讓大小姐放下心來。他自己感覺疲憊,告辭而去。
楊垣紫一時半會想不出一個頭緒,不過現在倒也不急這一時半會。
這讓太原這邊更能解釋,書信裡闡明太原府其他商家的情況。
楊垣紫對楊元奇說:“明兒我們一起出去走走,來太原城也有幾日,我這裡忙著,倒是忘記帶你見識一下。剛好還是太原府的一次大集市。”
楊元奇不置可否,他又不是小孩子,老姐陪著有些地方還不方便去,比如傳說中的青樓。不過這拳拳之心總不能冷落。
楊元奇答道:“嗯!你也別整日發愁,楊家根基不在這裡,你想東想西還不如老爹在邊境搏一個軍功。”
“那我寧肯爹爹在邊境平安無事,要什麼勞麼子戰功。”楊垣紫嗔道,這是她心裡話。
別看他們老爹在外立功風光,她可是見過戰事一起,母親陳氏擔驚受怕。
楊元奇嘿嘿的連忙解釋:“我不是那個意思,軍功也不一定非得上戰場才有呀。”
“知道你不是這個意思,你要真能考個進士,也不失一條路。那我們楊家莊也算改弦易轍,這條路更是安穩。就是這東西極難,我們楊家又沒有經驗,還真有點可惜了你這份心。”楊垣紫嘆氣。
這是她支援楊元奇讀書的最大原因,誰希望自己的至親家人去沙場上掙功名?那是以命來換。
楊垣紫清楚大宋最重讀書人,讀書更是一條獨木橋,路上落水的人不計其數,有幾個能上岸。
楊家這種將門,打小這方面教育不多,啟蒙就比耕讀之家要晚。
老楊家想著文武全才,還算弄了個學堂,給大家識字啟蒙。要是在其他將門,妥妥的天天拉去練武場,冬練三伏夏練三九。
“老姐,明日愁來明日憂,我自己有自己的人生,你旁邊出出主意沒問題,別整天想著安排我的事啊。”楊元奇笑著回道。
太原府的事宜壓在楊垣紫身上,楊元奇實在不願她還分心到他這裡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