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得益於蔡家(第1/2 頁)
世事難料,蔡京的起復讓楊家竟然受益。蔡京罷相這段短暫的時間,朝堂免去一些稅賦,趙挺之想適當收縮戰事,西北多少有些小影響。這事還沒落實,蔡京就回到中樞。
蔡京沒有和西夏就大戰一場的打算,他對西北的邊事和當年章惇上臺有點類似,啟用邊境戰功卓著之人,以“能人”來壓西夏,相應可以減少邊境費用開支。
這是一場不大不小的調整。政事堂以王厚為河湟路安撫經略使兼知湟州;折可適為涇原路安撫經略使兼知渭州;孫路為環慶路安撫經略使兼知慶州;新設鹽定路(下轄定邊和清風明月等寨),以楊興武為鹽定路安撫經略使兼知定邊;以張蘊為鄜延路經略使兼知延州。新設麟府路(呂梁山西側幾州),以折可大為麟府路安撫經略使兼知府州,河東路、秦鳳路和永興軍路則成為西夏戰事的二線路級單位,它們再也不和西夏接壤。
這個調整對整個西北將門都是一種士氣提升,除去孫路這個一直在邊軍的老軍伍是進士出身,其他都有濃厚的將門背景。這種設定並無不妥當,因為防區拆得更散。各路經略使能指揮的只有兩到三州,前面州頂在外面,後面州則為相對二線支援。
楊家楊興武和折家折可適終於跨過了高官的門檻,兩個人都掛了雲麾將軍和護軍這個從三品散官官職。楊興武這個任職多少有點“惡意”,朝廷設定的是鹽定路,鹽州還在西夏手裡,這是明明白白的把禍水引向定邊。
……
這事在西北是大事,在開封就是小事,不就邊境一些小調整嘛。開封官家和政事堂有更重要的事要辦。
中樞認為西北平靜,太平日久,財政富裕,足可好好享受一番,官家和蔡京謀“製作禮樂”,立道觀,作《大晟樂》,制定命寶,鑿大伾三山,造天成、聖功二橋。“花石綱”和“生辰綱”隆重出臺。
“綱”意指一個運輸團隊,往往是十艘船稱一“綱”。中樞在杭州設定“造作局”蘇州設定“應奉局”,明州則有“明金局”,如此種種,總之有銀子的地方就有局。這些局最大的作用就是對富庶的東南地區的珍奇文物進行搜刮。花石船隊所過之處,當地的百姓,要供應錢穀和民役;有的地方甚至為了讓船隊透過,拆毀橋樑,鑿壞城郭。
當一個喜好“享樂”的王爺坐上九五之尊的帝位,搭配上這位投其所好的蔡相公,手底下一堆弄錢的近臣,大宋開始了它最具掠奪性的涸澤而漁。至於有異議的李清臣、蔡卞等一個個外出地方知州府。
……
太原楊家莊。
張橫拉上楊力來找楊元奇,關於楊家貨運商行,這次他要擴大楊家內運船隊的理由很充分。朝堂漕運有更重要的東西要運(花石綱麼,生辰綱麼),運輸缺口剛好大家能填補進去,太原楊府賣了不是有兩成銀子留在這邊嘛。
張橫道:“這銀子放在杭州建海船,丟進去水瓢都沒見一個,在我這裡能建十艘內陸船。”
楊元奇鬱悶慘了,憑什麼他一個從五品開國男不能好好享受一番,夠建十艘內陸船,更夠他揮霍兩年啊!
楊元奇說:“你別整天打我銀子的主意啊,我現在俸祿都養不活自己了。好不容易有筆銀子,我有用!”
楊力道:“少爺,杭州那首大海船建成,有些東西要北運,商行運力是稍顯不足的。總不能臨到頭再來建船。”
楊元奇怒了:“建船是一錘子買賣,那招人呢?養人呢?你倒是說說,運力不足找其他家運點都好,要是空置,一大堆人閒著那才抓瞎。”這個反駁強詞奪理,有運力也不會空置啊,可以運別人家的東西。
楊力說:“那也沒聽說楊家還有其他投入呀。”
楊元奇更怒:“td,我現在很多銀子還是從幾個夫人那裡勻過來用的,我總得還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