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2/5 頁)
都不能退,即便真到了那要退的地步,也只能私底下悄悄的退給張大郎本人,且不能讓第二個人知曉。
尤氏之所以立下這樣的字據,乃是為了避免日後張家日子真的過不下去了,無恥的張光會打這筆束脩的主意,為了得錢應急讓夫子把束脩退還給他……
——————————————————6。15第一更,晚上八點還有一更————————————————————
第九十三章 逐一籌劃
雖然事情不一定會發展到這個地步,但尤氏卻未雨綢繆的把最壞的打算考慮進去了,畢竟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後,尤氏能替兒女們做的事她都會力求做到最好!
而尤氏既然冒昧的請夫子幫她這個忙,自是把她的擔憂、顧慮以及將來可能會發生的事,一五一十的告知了夫子。並且尤氏還鄭重其事的向夫子行了大禮,以此禮來請求夫子日後用心栽培張大郎兄弟。
在北宋,但凡教書的夫子大多是正人君子、也都有著一身正氣,因此一得知尤氏身為一個母親,在臨去世前還不忘費盡心思的替兒女們安排好後路,夫子感動佩服之餘自是答應全力相幫,讓尤氏順利的解決了一樁壓在心頭的大事!
尤氏難得進城一趟,因此拜別夫子後、她便帶著妙兒在城裡逛了好一會子,不但給妙兒買了許多零嘴,還一下子給妙兒買了好幾塊質地顏色不一料子。好像怕妙兒將來長大了會沒衣服穿般,尤氏買那幾塊布料,竟是打算給妙兒做七、八歲時穿的衣裳……
妙兒眼下才五歲啊!
妙兒自然曉得尤氏心裡是怎麼想的,於是她有些心酸的抱了尤氏的手臂,撒嬌道:“孃親,等妙兒長大了孃親再給妙兒做新衣裳!妙兒現在的衣裳夠穿了,妙兒不要孃親太操勞了!”
“我們妙兒真乖,”尤氏先是俯下身親了妙兒一口,隨後便笑著哄了妙兒一句:“好,那我們把這些好看的布料買回去後先收著,等我們妙兒長大了,孃親再用它們給妙兒做新衣裳!”
尤氏說著便牽著妙兒折回書院、站在門口等張大郎兄弟,想趁他們中午休息的時候帶他們去吃頓好的。因此張大郎兄弟一出來,尤氏遠遠的就衝他們招手,妙兒則一如既往的撲到張大郎的懷裡,隨後尤氏便帶著兒女下了館子,並點了不少好菜。
張大郎兄弟見尤氏突然帶他們下館子,且看樣子還點了不少好菜、花了不少銀錢,動了筷子後就吃得有些不自在,最後張三郎還是忍不住說了句:“娘,我和大哥都有從家裡帶飯,您其實不用特意帶我們到館子來吃!”
其實張大郎兄弟讀書之餘偷偷賺錢一事、尤氏早就知道了,只是她沒有說破而已,因此眼下一聽張三郎這話,尤氏便猜到他們是想替她省錢,於是一邊笑著往張三郎碗裡夾了只大雞腿,一邊說道:“不礙事,你們忘記娘還有些陪嫁的田產嗎?娘把那些田產都賣了、也得了不少銀錢,不但用那些銀錢請了遊醫瞧過病了,還能有錢帶你們來吃好吃的了!”
尤氏說著便把另一隻大雞腿夾到了張大郎碗裡,並不忘叮囑道:“你們兩個天天動腦子讀書最辛苦了,要多吃點!待會兒每人還要再喝一碗魚湯,聽說魚湯最能補腦了……”
尤氏說話的同時,還不忘細心的夾了塊魚肉,把刺剔乾淨後放到了妙兒的碗裡。於是這一頓飯吃下來,尤氏自個兒反而沒吃上幾個,一直都忙著給幾個孩子夾菜、弄菜了,好像現在不好好疼他們將來就沒機會了般。
不知道尤氏病情的張大郎兄弟都覺得十分納悶,而知道病情的妙兒心裡卻很難受,但她又必須裝出什麼都不知道的樣子配合尤氏,強顏歡笑的讓尤氏開心,並且暗暗下定決心從今天開始要好好的孝順尤氏,並且慢慢的讓自己變堅強、讓尤氏不再為她操心……這也是妙兒唯一能替尤氏做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