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頁(第1/2 頁)
聽到聖人答應相助,高華君為葉行遠高興。聖人開始忙碌學宮中事,他告了假,帶著葉行遠回到自己的住所,讓葉行遠住上一晚,明日入宮。
葉行遠與高華君早就有相處的基礎,對他的脾氣也甚為瞭解,兩人言談甚歡。不過顯然葉行遠在高華君死後世界的行動,並沒有影響到鍾奇死後世界的「高華君」。
高華君的記憶之中,並沒有葉行遠這麼一個人。
他與歷史記載的一樣,在發現父親和後母要殺自己之後,便背井離鄉來到洛邑,向聖人求學。如今在洛邑已經待了三年,他天資絕頂,學東西極快,已經被聖人視為賢弟子之一。
這個「高華君」與之前葉行遠所見的那個相比,並無差別,可見這位孝子表裡如一,不失其赤子之心。
他與葉行遠惺惺相惜,促膝而談,直到東方既白,隱有雞鳴,才趕忙催葉行遠睡了一會兒。第二日一早起身,先到學宮拜見聖人,一起前往王宮。
如今的洛邑,經過數百年風霜,遠不如以往繁華。說是王宮,其實也荒廢了不少,大片宮殿都空置著。聖人為了王室尊嚴,曾打算重修殿閣,但考慮到財政問題,終於還是沒有急著大動干戈。
要到後來天子成年,聖人之德服膺四方,各地諸侯恢復了朝貢,王宮才開始重建。那該是十多年後的事了。
葉行遠心中吐槽,隨著聖人亦步亦趨,進了宮門,穿過大片的空地與臺階,這才到了燃著燈火的大殿。
天子不過是個七八歲的孩子,他頭戴平天冠,身著黑色錦袍,在碩大的龍椅上端坐著,看上去瑟縮成小小的一團,令人生不出畏懼之心。
葉行遠記得這位天子成王先天不足,壽命也不永,不到三十歲就駕崩,後來繼任的天子不再像他那樣信任聖人,反而頗多猜忌,導致最後聖人掛冠而去,周遊列國。周王室的中興,就如曇花一現。
聖人進道:「啟稟陛下,如今南方吳越爭執。越國無故興兵攻打吳國,有違諸侯法,今有吳國使者前來陳情,請陛下下旨裁奪。」
天子少年老成,微微點頭道:「但憑亞父做主。」
聖人捻須微笑道:「既然如此,老臣便率天子親軍南下,令越軍退回,不得再侵犯吳國疆土,並復朝貢之禮如何?」
天子吃了一驚,忙問道:「亞父,聽說越國有十萬雄軍,個個精修劍術,乃是熊虎之士。如今朝中親兵,不過千人,怎……怎能壓服?」
聖人不以為意道:「不必千人,老臣只需三百人,憑天子聲威,便可讓這些跳樑小丑俯首認錯,陛下不必擔心。」
天子猶自不敢相信,不過他也知道亞父絕不會胡言,便點頭允可。葉行遠在一旁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他雖然知道聖人確實有一人之力制服千軍的本事,但這等豪氣,還是令人心折。
拜見完天子,聖人帶著葉行遠下殿,檢點兵馬,也不耽擱,擇最近的吉日便出城南下。葉行遠自然隨行在側,只見車轔轔馬蕭蕭,聖人獨坐一輛兵車之上,素衣長袍,不著甲冑,不帶兵器,悠然自得。
高華君一來不捨得新交的朋友,二來也擔心聖人的安危,便與葉行遠一起同行。瞧見聖人模樣,暗中驚嘆道:「鍾兄,老師這般去南方不要緊麼?他固然學問淵深,但我聽說越國都是蠻夷之輩,好勇鬥狠,是否能聽老師教誨?」
聖人雖有神通,卻不輕易用之。所謂「刀兵為兇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在這個時間段上,就算是親密的弟子,也不曾見過聖人金剛怒目的樣子。
高華君自身也有神通,但也不過保命脫身之能,不敢想像有人可以以一介肉身,去對抗十萬甲士。
葉行遠淡然笑道:「高兄不必擔心,聖人算無遺策,豈能不知?此番我們跟隨在側,只是為了向聖人多學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