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3 頁)
……
從此,夏侯惇“成名”了:《三國志》裡在非常簡潔地以“惇殺之”三個字記載這一少年犯罪事件後接著說“(夏侯惇)由是以烈氣聞”。
後來,夏侯惇同出息了,成了夏侯惇將軍,地位高了,“烈氣”也長了。
他這個盲夏侯一次次地對著鏡子,用右眼看著鏡子裡成為黑窩窩的左眼眶,失敗的滋味在他的內心沸騰,到了沸點,他就把鏡子推倒。
“拔睛啖矢”的盲夏侯,也因此顯得可愛。
2 成為核心
——起兵
189年12月,朔風勁吹。
陳留郡己吾村(今河南寧陵縣己吾村),曹操站在一塊大石頭上,舉起手中的劍,劍鋒指天,發表了一通煽情演講,興兵*董卓。
張邈、陳宮、邊讓等當地名人在下面紛紛鼓掌。
董卓專政,為患朝堂,天下人莫不義憤填膺,但是也都明哲保身,誰也不願做出頭鳥。現在曹操在全國率先樹起反董大旗,天下雲集響應。
陳留太守張邈把兵權交給了他,兗州的政治明星陳宮又四處遊說,讓曹操做上了兗州牧的位子。
不能排除張邈和陳宮的正義性,他們是為了反董而擁曹。可是也不能排除一點:當時董卓氣焰正盛,天下莫敢觸其鋒。可是現在曹操這個愣頭青挑頭反董,張邈和陳宮正好推波助瀾,自己藉機反董。
這正是:跟在別人後面,讓別人承擔責任吧。
曹操是個被架空的“一把手”:張邈是當地老幹部,根深葉茂;陳宮是當地實力派,手可遮天。所以,曹操雖然拉起了一支五千人的討董隊伍,但是,隊伍的指揮權還是在張邈和陳宮手裡。
曹操想:張邈和陳宮呀,你們大大的狡猾,出頭得罪人的事情讓我做,只拿我做擺設,沒門!
曹操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我要搞滲透,搞和平演變。
他不急不躁,先是把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弟兄們招進軍中,然後宣佈人事任免檔案,對夏侯家和曹家的人一一封官:
夏侯惇——司馬;
夏侯淵——別部司馬;
曹仁——別部司馬;
曹純——議郎參司空空軍事;
曹洪,史無記載,估計是輪到他,曹操掌握的提幹名額就用完了。
當時,曹操和身份是奮武將軍,大致相當於今天的軍長,一次論推:司馬是師長,別部司馬是旅長,議郎參司空空軍事也就是一個旅團級的政委。
這裡面,曹操給誰的官最大?
夏侯惇!
曹操在作戰的時候,常常讓夏侯惇做裨將。裨將,就是副將。曹操自己是大將,是部隊“一把手”,負責宏觀把握,微觀的事情,就讓夏侯惇這個“二把手”具體去做。
夏侯惇理所當然地成了曹氏集團的第一代領導人核心。
很快,曹氏集團的領導層就遭到了一次恥辱性的挑戰。
——父仇
曹操的曹嵩被人殺了。曹嵩是曹操一個人的父親,但是曹操當時已經是兗州牧,在*黃巾軍過程中飆升為一顆政治新星,曹操擁有了自己的地盤,擁有了自己的部隊,這樣一來,曹操的父仇就成了新生的曹魏集團的父仇。
父仇不報,奇恥大辱。
是誰吃了豹子膽,敢殺曹操的父親?其實,當時曹操只是一個寄人籬下的憤青,連個地方軍閥都不算,要是有人想動他,也不用很大膽量。
曹操的父親曹嵩死在經過徐州、去往琅琊的途中。曹嵩之死,是死在陶謙的部下,一個姓張名輳У畝嘉局�幀2懿偃隙ㄕ抨'是奉了陶謙之命行事。曹嵩這人不懂安全常識,取死有道。他是中常侍曹騰的養子,很有一些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