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把日進斗金寫在臉上(第1/4 頁)
她留給胡春山一些麥種,然後和他說了,縣裡衙門會出售糧種的事,“那是優質糧種,也兩月一熟,記得提醒村正,叫村裡人都去買,別省那幾文銅板。”
事關地裡的莊稼,顧春山自然緊記著,想著回頭就和他爹每家每戶都去說一聲。
黎長樂沒有收種子的錢了,畢竟現在身份不同,是替皇帝辦事的大司農。
這些麥種,明面上說了,是皇帝給的。
那就是皇帝讓她送來的。
說到底,貢獻點能十倍賺回來,她不虧。
她也沒有要時時計算百姓們那一文兩文的。
兜裡也不缺銀兩花用。
花了的,能在別處賺回來。
不過,除了災年,縣衙就慣來不做讓人吃白食的舉動。
李懷同一畝麥種是要收個兩文的。
雖然對縣裡的賬目來說,杯水車薪……
但聊勝於無麼,能給衙役們發點補貼都是好的。
百姓不容易,災年的衙門也難。
三年沒得稅收啊,衙門眾人也得緊著褲腰帶過日子。
好在朝廷對災情地區盡職的官員們都寬容,因災情屬人力不可抗因素,朝廷沒有對地方官員進行過分斥責,也不會對考績有很大的影響。
當然,災情之下,貪官汙吏與不作為的官員,就不是斥責這樣輕拿輕放的懲治了。
像李懷同這樣的,已經列入明年升遷的預備名單。
誰叫他管轄的地界,今年出了畝產上萬斤的新品農作物。
去年還端了幾窩流匪。
災情期間,收容外來的不少難民,都給了妥善安排。
這都是經了太子和顧景宴的手,直接或間接上達天聽了的。
和那些發國難財,中飽私囊的貪官一比,高下立現。
這還不給升遷,都說不過去。
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就如今,也是當初他跑各位大戶家裡哭窮,跑得太過勤快,確實把人大半糧食庫存給薅來救急了。
如今給些甜頭,也算了結了那段。
若不然,那些個大戶,李懷同還想小宰他們一筆的,填一填衙門裡虧空的糧庫。
動輒買幾十畝、上百畝的麥種,要不是他壓著,說沒那麼多麥種可以訂,他們指定還想買個千八百畝的種子。
大戶手裡的田地莊子那是真的多,家族於官場上還各有各的關係,田地有不少是掛在有功名的人名下的,就算不是災年,也能省交不少的賦稅。
便宜是佔盡了。
李懷同想著這三年免的賦稅,想得心窩子疼。
免百姓三年賦稅,能讓百姓得以喘息,安慰天災帶來的各種不幸。
但要是他放手讓這些大戶可勁造。
先不說黎長樂那裡有沒有那麼多糧種,光是皇帝那裡,他想著就一腦門子冷汗。
北地還有比黎縣更需要這些麥種的地方。
那些大戶收了糧,穀倉爆滿,也只是飽了自家的腰包。
他這放任大戶養大胃口的行徑卻是要吃大排頭的。
所幸,黎縣百姓,今年每家都已經收了不少紅薯,接下來再種一兩季麥子,今年就都能過個好年了。
李懷同此時正和師爺談起麥種的事。
對於黎縣近幾個月來發生的事情,兩人都有種不太真實的感覺。
有種躺賺的荒唐感。
咳,雖說衙門還是窮。
可賬也不能這麼算。
最窮的時候已經過去了。
只要百姓好過起來,衙門窮不窮都不打緊。
左右他李懷同又不貪圖不屬於自己的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