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郤氏家族的覆亡(2)(第2/3 頁)
公孫周出生後不久,父親公孫談英年早逝。公孫周小小年紀,便承擔起了家族責任,晉國公室其中一個小宗家族的責任。
家族責任,當然是重大的。公孫周自懂事起,就立志要履行好這個責任。
公孫周非常聰明,更兼好學,他師從周王室卿士單襄公,從師傅那裡學到了大量治國理政的本事。
但晉國流亡在外的公族子弟長得英俊瀟灑、情商智商皆高的多了去了,公孫周卻偏偏被欒書看上了。
時也命也運也,晉國內部權力鬥爭到這時,原本可以好好在王朝都城洛邑過著無憂無慮生活的公孫周,就這樣被動地捲入了晉國史上一場無與倫比的內部權力鬥爭。
直到這個時候,公孫周還僅僅是晉國中軍將欒書手裡的一顆棋子,一顆欲置郤氏家族於死地的棋子,一顆中軍將欒書認為可以完全掌控的棋子。
原因很簡單,僅僅因為公孫周是生活在洛邑的晉國公族子弟。而晉國負責王室相關事務的卿大夫,正是郤至。
此時,公孫周正讀著晉國現任中軍將欒書派人送來的書信,他非常激動。
這可是晉國最有權力的人、中軍將欒書給自己寫信啊,自己的祖父和父親在洛邑生活了幾十年了,從來都沒有中軍將這樣的大領導來關心過。
,!
而現在,中軍將欒書親筆書信寫給自己,那是對自己無限的關心!
公孫周雖然僅僅是十來歲的少年,但一直很關心晉國。兩年前,晉國在鄢陵大敗楚國,公孫周就非常激動。
說句心裡話,公孫週一直希望能夠回到晉國,他要把自己的聰明才智奉獻給自己祖國。
所以,此時欒書來信,怎麼不令公孫周激動?
“公孫,我身為晉國中軍將,負有向主公舉薦人才之職。
公孫敏而好學,又是公族子弟,更奉王朝卿士單伯為師,正是晉國將來需要的人才。
希望公孫能夠主動結交晉國大夫,獲得一個普遍的好評,並時時關心晉國大事。
不日,主公將派卿大夫郤至朝見天子,他是一位年輕的帥才,這次鄢陵之戰便主要是他的功勞,智勇雙全,也是公孫你學習的榜樣啊。”
公孫周非常感激,堂堂中軍將來信教誨自己,更及時向自己提供卿大夫郤至的情況,以及即將來洛邑的訊息。
按照欒書的意思,自己應該要求見這位郤至大人。
郤至的公差非常順利,只是一個朝見,代表晉國向天子彙報一下近來晉國的重大事項,獻上一些土物產,然後便可以回國了。
郤至非常滿意,出公差越多,自己積累的功勞越大。尤其是這次鄢陵之戰,現在全國人民都在傳誦自己的功勞。
雖然上次赴王室獻俘沒有得到天子的冊封,但國君還是看重自己,連續兩次派自己出使王室,看來還是在不斷給自己機會。
是的,天子身邊,自己得多多打點,多多籠絡。下次再立一個戰功,再來一次獻俘,天子肯定會冊封自己的。
那自己將成為郤氏家族第一位獲得天子冊封為卿大夫的人!憑此榮譽,自己這個位列晉國八卿末席的卿大夫,極有可能在中軍將欒書退休後,直接被越級提拔為中軍將!
郤至正胡思亂想著,下人來報,說公孫周求見自己。
郤至大喜,看來,自己的名聲已經遠播,公孫周僅僅是一個少年,都仰慕自己呢。
“告訴公孫,就說我晚上親自去拜訪。”郤至知道公孫周的師傅是天子身邊最為倚重的卿士單襄公,那自己應該把禮數給盡到。
於是,郤至備了厚禮,晚上親自赴公孫周府上會見公孫周。
公孫周擺下宴席,與郤至相談甚歡。
當然,兩人談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