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4/4 頁)
無所作為的皇帝,他不能與秦皇漢武相提並論,後來重溫歷史,客觀的評價古人,我們才發現其實趙匡胤是個好人。
說趙匡胤不是君子也有證據,因為他搞的陳橋兵變和杯酒釋兵權,無論怎樣解釋,也抹不去他人生的斑點和在人們心中的影子。
說他是個好人也有充分的歷史根據,趙匡胤早年單槍匹馬奮鬥也吃了不少苦,後來在後朝內當了大官,也能潔身自好,不營私不貪財,妻子死後續絃的錢都湊不夠,還是朋友替他出的,隨周世宗遠征時,有人說他聚了許多金銀財寶,周世宗讓人開啟箱子,發現了一捆一捆的破書,才證明了他的廉潔,也正是這些廉潔的行為,才為後來人們推舉他當皇帝打下了群眾基礎。
趙匡胤心底慈善,當他讀到長平之戰,發現白起坑殺四十萬趙國俘虜時,大為惱火,把白起的塑像從廟中拆除,他說違背武德的人不配做武神,基於這種心裡趙匡胤在所有的戰役中沒有殺過一個俘虜和將領,這說明他心底善良。
趙匡胤是一個十分節儉的皇帝,當了皇帝后,穿著粗布的衣服,還不準家裡的人奢侈浪費,女兒穿了一件翠鳥羽毛做的衣服,他叫她脫下來,並說這需要毀掉許多翠鳥的生命啊,天下人效仿起來,會把翠鳥殺光,趙匡胤為天下聚財守財是出了名的,他為國家聚了很多的金銀財寶,自己捨不得亂花,想用這些錢把別人搶走的地盤買回來,他說用錢贖回國土不用流血,但他死的太早了,願望沒有實現,趙匡胤一生反對流血,體恤民生,才成為一個軟弱的皇帝。
趙匡胤自己很節儉,但對下屬很大方,官僚大臣們有了病,家裡有什麼事情,他出手就是幾萬兩,據說他在杯酒釋兵權後,讓帶兵打仗的將軍們去當節度使,給了他們許多錢和地,儘管削弱了將軍的權力,但對於這將軍們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避免了君主的猜忌,又頤養天年,總比 在馬背上奔波一生強的多 ,他讓文人做武官,又讓武官做文官,使他們避開了自己的強項就無法惹事生非,自己的政權也就穩定多了,但對於外來的強敵就不是一件好事了,軍隊沒有戰鬥力就無法戰勝入侵之敵。
趙匡胤一生喜歡讀書,從書中吸取了許多教訓,所以,他一生十分謹慎,唐太宗李世民虛心納諫,聞過則喜,他有不同的看法,他的做法是小心謹慎,不讓屬僚有閒言。
趙匡胤雖貴為天子,但他總不濫殺無辜,從不以天子自居,對下屬非常友好和善,有一次他去打獵,正在興頭上,有大臣忽報奏事,聽完之後說:“我以為多大的事呢,這算什麼急事?”大臣說總比你打獵急吧,趙匡胤一聽大怒,隨手 用斧把打在了大臣的臉上,把大臣一顆門牙打掉了,大臣撿起門牙裝在懷裡,趙匡胤說:“怎麼,想把門牙當證據存起來,要控告我?”大臣說:“你是皇帝,我到哪裡控告你呀,不過有史官在必然記在書上”趙匡胤 感到不好意思,連忙陪笑給了他一匹金帛表示謝罪。
趙匡胤當年流浪,隨州刺史經常羞辱他,他當了皇帝后,有人給列了十大罪狀,要懲罰他,趙匡胤說真有罪也不能懲罰,人家會笑我公報私仇。
我們曾經浮淺的讀過歷史,僅僅知道趙匡胤是一代天子,有著生殺予奪的權力,在普通人看來,世界上,天底下最毒的莫過於帝王,如給我們不能認真研讀每一個歷史人物,也會讓古人蒙受不白之冤,都說趙匡胤篡位不光彩,其實他也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