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第3/4 頁)
“趙宇還是年輕人,他這個年齡段特別鍾愛武俠劇實屬正常!”——《錢江晚報》。
“《笑傲江湖》大結局的收視人數6。8億,再次重新整理國內電視劇收視紀錄。這說明,武俠劇在國內具有廣大的收視群。趙宇電視劇的收山之作,肯定是想在市場和口碑兩個方面都達到最佳。
選擇《大唐雙龍傳》,首先是看重了武俠劇龐大的收視基礎,有利於新作衝擊新的收視紀錄。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我們應該能有幸看到國產電視劇突破7億人次的收視成績。
之所以選擇黃毅的武俠,應該是看重了黃毅武俠的‘新’。金鏞的武俠雖然經典,但已被拍出眾多版本,趙宇無論怎麼努力,都不可能在口碑上盡善盡美。而黃毅的《大唐雙龍傳》還未曾被搬上熒屏,沒有這種歷史的包袱。”——《揚子晚報》
“應該是出於天娛傳媒想再一次衝擊歐美市場的考慮,《笑傲江湖》雖然海外銷售成績不錯,但在品嚐過了《越獄》的成功後。趙宇顯然不能對《笑傲江湖》的海外銷售成績滿意。”——《南方都市報》
媒體上的這些分析,都是有道理的,基本上說出了趙宇拍攝《大唐雙龍傳》的原因。這當中既有他本人興趣的原因,也有市場、口碑、海外推廣等方面的考慮。
唯一有所不同的是。早在《笑傲江湖》播出之前,《大唐雙龍傳》的專案就已經啟動。整個《大唐》的編劇組,目前的人數已經達到了50人的規模,當中,還有8個人是海外公司招入的歐美裔編劇。
《大唐雙龍傳》最大的一個目的。就是希望能將有濃郁中國文化背景的劇集。推向全世界。《越獄》賣的是懸疑、是犯罪,這是全人類都能明白的。《大唐》賣的是歷史,是武俠,這些還只是東亞文明圈的觀眾才能理解,樂於理解的文化。
如果天娛傳媒能將《大唐雙龍傳》推向全球,那就真的意味著天娛已經具備了文化輸出的能力。也會被官方特別高看一眼。
天娛娛樂辦公樓,葉飛的經理辦公室。
趙宇和葉飛正就《笑傲江湖》的各項市場資訊做整理分析。
《笑傲江湖》的四輪廣告招商,每30秒廣告費。平均價格分別為180萬,205萬。215萬,240萬。總平均210萬。天娛傳媒分得每集1400萬的收益,整部劇的第一輪播映收益5。6億。國內收益相對去年的《越獄》又有不少提升,一方面歸功於武俠劇更廣泛的收視基礎,另一方面也少不了國內電視廣告市場的持續擴容的原因。
海外的版權銷售業績,東亞、東南亞大約能錄得6500萬左右的收益。在歐美,《笑傲江湖》賣出了13個國家地區的音像版權,大約能有5200萬的收益。
加上國內音像版權和以後的重播收益。《笑傲江湖》的總收益在8億人民幣左右。《笑傲江湖》最後結算的製作成本8800萬,加上宣傳發行的費用。總成本已經近億元。
與《越獄》1。8億美元的總收入相比,《笑傲江湖》無論是總收益還是投資回報率都大大不如。兩者最大的一個不同,就是在歐美市場上差距較大。
把中國文化包裝的劇集打入歐美市場。這就是天娛傳媒賦予《大唐》的使命。
趙宇道:“葉飛,跟我說說。你們天娛娛樂《大唐》專案組的進展情況!”
“好的!”
葉飛一一列舉了《大唐雙龍傳》專案的各項推進工作。
2004年1月初,天娛傳媒從黃毅手中購入《大唐雙龍傳》的改編版權。
2004年1月5日,《大唐》專案進入預研。
2004年2月1日,《大唐》專案組正式組建。編劇組人員共32人。
2004年5月3日,《大唐》劇本完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