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陰老腔是什麼?(第2/2 頁)
也為老腔的傳承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援。
然而,儘管老腔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但由於其家族戲的特殊性質,老腔的傳承依然面臨諸多挑戰。目前,老腔依然處於行將消亡的瀕危狀態,迫切需要長期保護和傳承。
名角張喜民的故事
傳承之路
張喜民,男,1947年8月生,華陰市雙泉人,是華陰老腔的名角兒,也是張家班的第十代傳人。他自幼酷愛老腔藝術,1962年師從本村老腔藝人學藝,同年開始隨老藝人說戲巡迴演出。經過多年的勤學苦練和舞臺實踐,張喜民逐漸成長為老腔藝術的傑出代表。
1980年,張喜民成立了自己的老腔班社(喜民班),致力於老腔藝術的傳承和發展。他帶領班社成員走南闖北,演出不斷,不僅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和讚譽,也為老腔藝術的傳播和普及做出了重要貢獻。
榮譽與貢獻
張喜民憑藉其在老腔藝術領域的卓越成就和貢獻,於2022年光榮入選“中國非遺年度人物”。這一榮譽不僅是對他個人藝術成就的肯定,也是對他多年來致力於老腔藝術傳承和發展的高度認可。
張喜民與老腔藝術的結緣不僅限於舞臺。他還積極參與老腔藝術的推廣和普及工作,透過參與電影、話劇等藝術形式,將老腔藝術介紹給更廣泛的觀眾群體。例如,在電影《白鹿原》中,張喜民與老腔藝人們共同演繹了老腔片段,讓更多人感受到了老腔藝術的獨特魅力。
央視春晚的輝煌時刻
2016年,張喜民與華陰老腔的老藝人們在央視春晚上共同演繹了一首《華陰老腔一聲喊》,將老腔藝術推向了全國乃至全世界的舞臺。這場演出不僅讓觀眾們領略到了老腔藝術的獨特魅力,也極大地提升了老腔藝術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張喜民作為主唱兼第一月琴手,在舞臺上引吭高歌,與其他藝人共同演繹了一場震撼人心的老腔盛宴。
華陰老腔作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瑰寶,其歷史傳承和名角張喜民的故事都值得我們深入瞭解和傳承。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應該繼續關注和保護老腔藝術,讓這一古老的藝術形式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隔壁老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