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6頁(第1/2 頁)
天帝五十年,無傷卒。
虎豹二王亦入陰司,此後在地府長留,後因年邁力衰,卒於陰司,天帝親自為其以國士之禮葬之。
贊曰:&ldo;虎豹忠臣將,一生俠肝膽,兄弟手足深,劫江話相思。&rdo;
評:虎豹二人忠義之士,他們是無傷最忠誠的戰士,亦是鋼鐵一般的意志化身。
《玄門史記:白起傳》
白氏族人多豪傑、英才,自白朝陽後,亦有不少英傑,起為最。
白起乃是其父族中散人,算不上白氏內族,身份低微。
白起自幼有宣告,七歲時讀史書,聞白起為天下雄帥,統兵為殺神、戰神,心神慕之,遂自改名為白起,以秦大將勉力自身,奮而不止。
及至白家選拔內外兩族子弟時,朝陽親選,白起時十三歲,天生有神力,可開千斤之功,又口若懸河,文武雙全,震驚全族。
起,亦少年老成,龍行虎步有威儀,朝陽善面相,見此子曰:&ldo;此子日後成就當不下白起、霍光,可為南天一柱,定海神針。&rdo;
朝陽亦善待白起,親自傳其兵法,又常隨於策,悉心傳教,白起天賦通神,盡皆貫通,朝陽亦暗贊不已,稱其日後成就,絕不會在自己之下。
然,朝陽亦憂起,盛氣攝王,好殺好戰,性格耿直,終難全安,白氏一族或亡於他之手。
朝陽遂遣白起出白家,遊歷山川,通曉天下,又希望他能為山川靈氣所染,化其殺戾之心。
白起出白家後,專走於歷史兵家凶地,非但洗其戾氣,反增戾氣,令朝陽惋惜不已,嘆天意已定,人難改之。
至秦王據江東,時逢漠北窮兇而攻,秦王四面皆敵,愁苦萬分,時逢漠北大汗圖裡木差遣使者古天雄入江東,欲與王聯手。
無傷差將無人,遂令朝陽舉薦。
朝陽本不讓白起出山,然白起確實有鎮國之才,天下危亡之際,朝陽難阻天意,無奈舉薦起出。
無傷見白起,但觀此子有威嚴,面相肅殺、凜冽,天生亦統帥之才。問其言,所答盡皆鏗鏘,無傷大喜曰:&ldo;白氏多英傑,秦有白起定江山,今我也有去病。&rdo;
漠北使者古天雄見白起年幼,多有刁難,與白起比試,天雄乃是漠北勇士,盛名在外。而白起初出茅廬,人皆不識。
兩人比於校場,起綿力即勝,天雄拜服。
秦王遣白起為北帥,聯合北漠各族,直搗黃龍。
白起至漠北,皆連大勝,收服了漠北十幾族,但有反抗者,全族皆斬。
盟友圖裡木大汗無能,欲爭功,白起大怒,與古天雄奇襲圖裡木部落,坑殺其全族三千餘人,血流大漠,大漠人聞其名,無不心驚膽戰,遂以殺鎮蠻人之心。
白起三月即統一漠北大部,擁兵數萬,急攻漠北拓跋沖王軍。
時逢,拓跋沖被困幽城,久攻不下,糧草耗盡,士氣衰落。漠北王室盡皆怨恨,不願再支援拓跋一族,其中阿拉布為首的王族不敵白起,又為其威名所攝,紛紛率本部與江東請降。
無傷與漠北使者提出三大條約,令阿拉布等王室諸位王公撤掉王軍、王位、官位,為江東之臣,只設護軍,且人數不得超過駐守禁軍三分之一。
阿拉布迫於白起軍威,無奈稱臣。
無傷一統玄門之時,白起為漠北王,時逢阿拉布等人,不堪忍受白起嚴苛軍政,常遣密使入江東狀告白起專橫。
秦王亦發旨斥責白起曰:&ldo;我歷來行仁政,以和平一統為己任,我知你嚴法度,然亦不可太過,再亂漠北。&rdo;
白起領聖旨,然並不奉行,反倒是更嚴苛鎮壓阿拉布等人。
有部將勸起,王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