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第2/3 頁)
與眾位朋友結為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rdo;
◎一起入殿覲見契丹國主
石守信和王審琦等人也學著趙匡胤的樣,一邊跪倒一邊嚷著:&ldo;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rdo;只是跪得不甚整齊,嚷得也不甚整齊,情形多少有些混亂。
趙匡胤率先爬起來,石守信和王審琦等人趕緊跟著爬起來。趙匡胤扯開嗓門叫道:&ldo;從現在起,我就是你們的大哥了,你們就是我的好兄弟了!&rdo;
眾小孩一陣&ldo;大哥&rdo;、&ldo;大哥&rdo;的亂叫。石守信湊到趙匡胤的身邊問道:&ldo;大哥,如果你以後當了皇帝,我們是不是都可以當上大將軍?&rdo;
&ldo;那是自然。&rdo;趙匡胤一本正經地言道,&ldo;我是皇帝,你們都是大將軍!我們是兄弟,有福同享,有難同當!&rdo;
石守信和王審琦等人都手舞足蹈起來。彷彿,趙匡胤現在就是皇帝了,而他們現在已經是大將軍了。
包括趙匡胤在內,他們一共是十個人。套用&ldo;桃園三結義&rdo;的說法,趙匡胤和石守信、王審琦等人當可稱之為&ldo;破廟十結義&rdo;。
從此,趙匡胤的生活就變得豐富多彩了。他每天都要定時地朝那所破廟裡走一趟,而石守信和王審琦等人又肯定會在破廟裡等候著他。趙匡胤毫不吝嗇地將自己的武藝傳授給石守信和王審琦等人。石守信和王審琦等人也確實學習得十分認真、刻苦,且進步也非常快。時間一長,趙匡胤和石守信、王審琦等人的關係便越發地親密,其大哥的地位也隨之越發地鞏固了。
後晉皇帝石敬瑭要把一批准備好的糧食和布匹送到契丹去,而且是送到契丹國的都城上京(當時叫臨潢府,今在內蒙古自治區的巴林左旗東南),從汴梁到臨潢,路途何止千里。石敬瑭不敢大意,諭令趙弘殷擔任這次北上貢獻的欽差。說是欽差,其實就是護送糧食和布匹到契丹去的保鏢,充其量是一個所謂的&ldo;鏢頭&rdo;。
聆聽了石敬瑭的一番教誨之後,趙弘殷就回家收拾收拾準備北上了。杜氏對丈夫的這次差使很不滿意,可又無奈。端的是後晉朝的碗,就得受後晉皇帝的管。
杜氏囑咐丈夫一定要小心,千萬不能出什麼差錯。趙弘殷笑道:&ldo;夫人放心,不會出什麼意外的,只是路程稍遠些罷了。&rdo;
趙匡胤聞之,非要跟父親一道北上。趙弘殷瞪著兒子道:&ldo;小孩子家不懂事,你以為這是回洛陽啊?這是去臨潢,來回不停地走,也要走上一兩個月!&rdo;
趙匡胤又鬧著去纏母親。杜氏想了想,對丈夫言道:&ldo;胤兒也不小了!長這麼大,他還沒有真正地出過遠門。不如趁這個機會,就讓他跟你去見見世面。再說了,有胤兒伴你身邊,你路途上也會少些寂寞。&rdo;
趙弘殷總是會聽妻子話的,何況妻子所言也句句在理。因事關重大,趙弘殷不敢擅自帶兒子同行,於是就入宮稟明皇上。還好,石敬瑭同意了。
趙匡胤心中的那個高興啊,恨不得馬上就飛到北方去。臨行前,母親叮囑了許多話,他幾乎一個字也沒聽清。
在趙匡胤看來,此次北上一定會充滿樂趣。而實際上,路途中的生活是單調而乏味的,且充滿苦累,無外乎是曉行夜宿、飢餐渴飲,毫無樂趣可言。甚至,有時一整天,趙匡胤想同父親說上幾句話也很困難。幾十大車糧食,又幾十大車布匹,趙弘殷哪敢掉以輕心地去陪兒子嘮叨?
離開汴梁的頭幾天,趙匡胤還有一些新鮮感,可新鮮感過去之後,他便有些後悔了。整天地騎在馬上不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