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從吉林長春走出來的工程院院士、著名汽車發動機專家李駿(第1/4 頁)
院士出生地
李駿院士,1958年3月24日出生於吉林長春。
長春是吉林省下轄地級市、省會城市,它位於吉林省中部,地處東北平原。
長春歷史悠久,1800年,清政府設定長春廳,管理“闖關東”流民,長春城的歷史由此開啟。
此後,這裡逐漸發展成為東北地區重要的商貿中心和交通樞紐。
近代以來,長春成為東北亞區域政治軍事衝突的中心,曾被日本侵佔,成為偽滿洲國的首都,留下了偽滿皇宮舊址、偽滿洲國“八大部”舊址等歷史遺蹟。
新中國成立後,長春成為重要的工業基地,第一汽車製造廠在此建立,新中國第一輛國產解放牌汽車在此誕生,長春也因此被譽為“汽車城”。
同時,長春電影製片廠的成立,為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長春又有了“電影城”的美譽。
長春人文底蘊深厚,是遊牧文明和農耕漁獵文明的交匯之地,漢、滿、蒙等多個民族不斷交往交融,形成了獨特的地域文化。
長春名人輩出,“兩彈一星”元勳王大珩,為中國光學事業發展做出卓越貢獻。
著名光學科學家蔣築英,為中國光學檢測和計量研究奉獻一生。
地球物理學家黃大年,放棄國外優厚條件回國,為中國地球物理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出生地解碼
李駿院士出生于吉林長春,出生地對他後來成為院士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長春是中國著名的汽車城,擁有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等眾多汽車相關企業。
李駿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從小就有更多機會接觸到汽車相關知識和技術,耳濡目染間培養了對汽車行業的興趣。
他博士畢業後就進入第一汽車製造廠長春汽車研究所工作,當地豐富的汽車產業資源為他提供了實踐和研究的廣闊平臺。
在一汽工作期間,他能參與到眾多汽車發動機研發專案中,不斷積累實踐經驗,提升技術水平。
長春擁有吉林大學等高校。
李駿進入吉林工業大學(現吉林大學工學部)內燃機專業就讀。
這些高校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和科研實力,為他提供了系統的專業知識學習和科研訓練的機會。
在大學期間,他遇到了許多優秀的老師,如著名發動機專家陸孝寬先生等。
這些老師淵博的學識、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嚴謹的治學態度深深影響了他。
長春作為汽車產業重鎮,吸引和匯聚了大量汽車領域的專業人才。
在這樣的人才環境中,李駿有更多機會與同行進行交流和合作,能夠及時瞭解行業的最新動態和技術發展趨勢。
這種濃厚的人才氛圍激發了他的創新思維和競爭意識,促使他不斷努力提升自己,與眾多優秀人才共同推動了汽車技術的發展,也為他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更多的靈感和思路。
長春所處的東北地域文化,具有堅韌、務實、勤奮的特點。
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中成長,李駿深受薰陶,養成了腳踏實地、吃苦耐勞的工作作風。
在汽車發動機研發過程中,面對各種技術難題和挑戰,他能夠堅持不懈地進行研究和試驗。
他憑藉著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務實的工作態度,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為他在汽車發動機領域取得卓越成就奠定了基礎。
院士求學之路
1978年—1981年,李駿就讀於吉林工業大學內燃機專業,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
1982年—1984年,李駿就讀於吉林工業大學內燃機專業,畢業並獲得碩士學位。
1985年—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