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頁(第2/2 頁)
;德羅蘭教授,您說剛才一席話是不是已經得到了什麼啟示?&rdo;我這時才回過神來想起跟教授探討。
以老教授的淵博和這一路走來老人所表現出的沉著、從容與睿智,無一不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隱約間老人高大的身影竟成了我心中最後的屏障,支撐著我和這幫小夥子繼續向前。
&ldo;我想,如果我們仔細看看內壁上顯現的其它人的經歷,尤其是他們臨死之前的情境,說不定能給我們啟發!&rdo;
真是薑還是老的辣,德羅蘭教授算是一語驚醒夢中人。自從我們由黑沙之海上了岸,遙望玉鍋的那一刻就已經看到了它上面會浮現各種各樣的人物和場景。現在看來,玉鍋上所呈現的人物應該都是葬身此處的亡魂記憶。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萬一有人在臨死前迴光返照的時候突然找到了出去的機關,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那我們豈不是就可以找到逃出生天的路。
我把教授的建議轉述給楊聰和另外三個人,幾個年輕人和古青松一樣,都是一臉的欣喜,忙不迭的點頭。
古青松帶來三個同伴,加上我、楊聰和老教授總共七個人。好在只有這次死亡的人數最多,人物的影像也最龐雜,而整個過程我和老教授都經歷過,所以基本就可以忽略不計。剩下的人物形象大部分都是古代人,總人數也不是很多,大家一人盯一個,像看無聲電影一樣快速瀏覽他們的人生與記憶。
巨大的白玉之鍋就像一個大的露天立體電影院,上演的劇目各不相同,觀眾也只有7個。
但7個人卻全然沒有影院觀眾那般的怡然自得、神態喜樂,反而個個如同繃緊的發條,不知道的還以為跟影像上的人物有仇,眼球瞪得溜圓。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