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第1/2 頁)
裴今嘆口氣,又覺得有些安心,跟李杏娘你推我讓了半天,最後定下利潤三七分帳。
等把賺錢的事都安排完了,她狀似不經意地問:「不知你父親麾下可有兵馬?」
李杏娘對此早有準備:「民女父親在沛郡時常備二曲正卒……」
「說個數。」她一個理科生,沒理由天天去查古代名詞量詞換算過來是什麼,等以後造反成功了,一定把他們這些繞口說法掰成她不用問度孃的樣子。
「……兩千兵。」
「這兩千兵可還跟隨你父親上任?」
「服役滿一年,他們就會退役返回原籍。」
李杏娘壓低聲音:「不過父親曾為鎮壓盜匪流寇向朝廷申請過招募之權,收編了一批山賊,經過一番教誨已經成為父親的私兵,此部人數約有三千餘人。」
三千多個山賊?該說世道真的亂成這樣了,還是這位李大人假公濟私呢。
「不過升為刺史卻損失了帶兵的權力,還是可惜。」裴今無奈搖了搖頭。
「神女何出此言?刺史統籌指揮莫幹郡縣,可行黜陟之權,而且刺史可隨時呼叫下屬郡縣的兵馬,如遇叛亂多發,臨時呼叫不及的州郡還可向上申請招募兵馬的權力。」
「在靠近邊塞叛亂蜂起的拙州、壟州與邊疆的西州這三州,刺史已改稱州牧,封將軍,有統兵大權不說還可養牧兆民。」
啊這,不是軍政一體?這皇帝還能坐得穩?
等等,這段劇情她怎麼好像在歷史課本上看過?
裴今在自己記憶的角落翻出這段來,果然在她們這東漢末年發生過類似的情況。
不過那是好幾代戰亂造成的局面,某些時段也是有它存在的必要的。
按她對盛朝的瞭解,由盛轉亂也就是這任皇帝上位開始到現在,之前一直是比較安穩統一的,也沒見狗皇帝多寵幸宦官,何至於此?
裴今突然發現她竟然還沒怎麼瞭解過她的對手,只知道是個狗皇帝就蒙頭幹了,還是對政治不敏感啊,以後還要加強這方面的知識儲備……不對,她是理科生,高考又不考政治。
她甩甩頭,把奇怪的念頭甩掉,她只要提供資料和技術支援,那些政治方面的事等國家穩定了讓那些人自己去研究就好了!
……
她終究沒能止住好奇心:「現在這個皇帝幾歲登位的?你知道這些政令是誰出的主意嗎?」
「當今那位是十七歲登位,至於州牧的政令,我好像聽父親與其他大人提過一嘴,是戶部尚書韋章大人。」
「據說是為了省出頻繁派兵前往鎮壓各地叛亂的軍餉支出提出的,說是這樣省力快捷還能讓各地在糧餉上自給自足。」
「這個韋章,是世襲當的官嗎?」裴今咂舌,這是個人才啊,思路清奇。
一道渾厚的男聲在門外響起:「不,他是世家旁系出身,不知怎得起家了,最開始是花錢捐的官。」
李杏娘被嚇了一跳,快步走去開啟房門,把李浦迎了進來。
她先給裴今告罪,又向她爹抱怨:「我不是囑咐過下人別讓人過來嘛。」
李浦眉毛一挑,佯怒道:「我是你爹,誰敢攔我?」
說完他又面向光幕拱手作揖:「臣,寧州刺史李浦,拜見神女。」
裴今沒有理他,先讓系統去查他的信仰值,看到高達70的數字她懵了。
之前檢測過寧州和欽州的官,有信仰值這麼高的不可能被漏掉才對,是不是系統又出錯了。
在系統嚴正申明不會出錯後,她也只能把這歸結於李杏娘幫家人洗腦的功勞,出於一種莫名的直覺,裴今又花費點數讓系統檢測整個李家。
除了李杏娘哥哥李謹臣65點,她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