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第1/2 頁)
「難道就不能通融通融?」
「要我說,就讓二姐帶著沐兒去吧,沐兒這孩子,性格有些軟弱,他的個性要磨,不然難有男兒的擔當。以後我們拆了王府過小日子,二姐再怎麼把我們當弟弟妹妹看待,也總會傷感的,能明白我的意思?」
「明白是能明白……以後,我們一定要常去看他們,好不好?」
「好。」
……
康平九年(始正元年),周王大公子繼於燕昭王名下,頂門納戶,祭陵守地,神武血脈,永垂不朽。著封為北平郡王,食邑五千,燕地共榮。
此時以寧在蘊香屋裡,默默幫她收拾著東西,她眼中有淚,嘴角卻勉強笑著,蘊香道:「不想笑就別笑了,這樣子真難看。」
「二姐,我捨不得你。」
蘊香拉著她說:「我也捨不得你啊。」
「以後我們時間多了,我一定會去北燕郡看你的。」
「好,我做上一桌子好吃的等你。」
以寧從懷中拿出一塊白玉令牌,令牌正面是數字「柒」,背面是祥雲圖案,以寧把令牌交到蘊香手中說:「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給你也是白白增添累贅,這是我在我們家專用的令牌,你在北燕郡要是有什麼事情,或是捎信給我,只要拿著令牌到我們家鋪子裡,一定就會有人幫你,你別不好意思用,北燕郡也有錦繡閣,你可是分號的東家呢,有事儘管交代,聽見沒有?」
蘊香收下令牌:「沒跟你客氣過。」
以寧又遞過一張紙:「我家在北燕的鋪子不多,我叫雪海都寫下來了,你收好了,總是個依靠,記得啊。」
「你放心,我知道你心裡會一直念著我,我可不敢過得不好。」
以寧點頭道:「好在沐兒是個乖孩子。多給我寫信啊,別凍著,別餓著,也別累著。」
蘊香摟過以寧說:「好,肯定不受累,永福寺的幾盞長明燈,你時常去看看,到北燕去找我,千萬別空著手,京裡好吃好玩的都給我帶一點兒。」
以寧被她逗笑了:「好,我去就叫李嬸跟著。」
送蘊香和蕭沐離京的時候,正是京裡最熱的天兒,以寧心裡想著,那邊涼快許多,二姐姐這會兒過去,正好避暑,以寧又怕他們路上太熱,特意給他們做了兩件冰絲蠶衣,護著他們不要中了暑氣。
以寧站在南門外的長亭裡,看著絕塵而去的馬車,好久才回去,回到家中才覺得好像中了暑,蕭瑮扶著她喝了幾口涼茶,歇了許久才覺得好些,她躺在床上,摸到手邊有一個方勝,以寧拿起來看,原來是兩方帕子疊在一起,一方淡青色,用桃紅的線繡著「梅卿」二字,一方淡妃色,繡著寒蘭。以寧輕輕撫摸著兩張帕子,本來想哭的,這會兒卻笑起來,二姐最不喜歡紅配綠,偏偏兩個人喜歡的配在一起,就是紅配綠,給她寫信,有話好笑一笑她了。北燕郡是二姐的家鄉,過了這麼多年第一次回去,她聽著鄉音,應該不會太落寞吧。
……
宮中。
皇上坐在凝然堂書案邊,翻著以前邊關呈上的一些奏摺,上頭先皇的硃批很簡單,要麼是「準」,要麼就是「否」,皇上問一旁的徐將軍道:「順德府這摺子,旱情嚴重,北狄強盜入城為亂,殺之不絕。摺子上並沒有應對之法,先皇怎麼只批了一個準,準了什麼?」
「回稟皇上,邊關的奏摺,事無大小,皆是國家機密要事,所以奏摺上只有問,沒有答,是約定俗成的事情,具體怎麼辦,都是由副將或是信使聽了記下,再到營中口述給主帥。」
皇上點頭,又繼續翻看奏摺,看了幾本又問:「有很多事情,寡人未曾在朝上聽過,難道這些事情都是在朝下議定的?」
徐將軍道:「軍中許多事情,當斷立斷,耽誤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