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文化現狀,編書著作(第1/2 頁)
劉若愚字時敏,出生於萬曆12年,正是年富力強。
劉若愚16歲時,做了個怪異的夢,繼而揮刀自宮。17歲入宮跟隨司禮監掌印陳矩,陳矩死後跟隨王安。
受陳矩的影響,劉若愚為人正直,好學有文,所著的《酌中志》一書,是唯一一本流傳到現代的宦官著作。
王承恩出生於萬曆26年,北直隸順德府邢臺縣人。自幼家境貧寒,10歲進宮後,隸屬曹化淳名下。朱由檢一出生,就開始侍候朱由檢,深得朱由檢信任。甲申之變時,與崇禎皇帝自縊於煤山。
五年前,朱由校不動聲色的將曹化淳、劉若愚、王承恩陸續要到了身邊。朱由校肯定不會輕信史書的評價,《明史》都是滿清寫的,真真假假說不清楚。
這個時代的所有人,朱由校都要重新考察。經過幾年的考察,曹化淳、劉若愚、王承恩三人忠心有能力,深得朱由校信任。
曹化淳、劉若愚、王承恩到來後,負責教授朱由校讀書練字。王春夏、王秋冬到來後,迅速成為朱由校的伴讀兼貼身丫鬟。
在朱由校的刻意安排下,朱由校的書房成了一座藏書閣,經史子集、諸子百家、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野史雜談、農桑雜學、奇技淫巧,包羅永珍。
幾年來,朱由校宅在慈慶宮,潛心讀書練字,慢慢成長,對外塑造出一個對天文地理、奇技淫巧特別有興趣的懦弱書呆子形象。
曹化淳幾人對朱由校的學習天賦佩服得五體投地,驚為天人。一個20世紀末的高中畢業生,雖然是混畢業的,但學這些完全是小兒科。
經過幾年的學習,《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四書五經、經史子集、諸子百家等經典著作,朱由校讀了好幾遍,歷史上將不再有文盲天子的名號。
朱由校對這個時代的文化教育水平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
所有書籍採用繁體字,沒有通用的標點符號,也不分段,從左至右豎向書寫。而且數字全部採用漢字,沒有阿拉伯數字,嚴重影響閱讀應用。
朱由校帶領曹化淳、劉若愚、王承恩用了幾年時間,編制了《常用漢字簡化字典》《白話文書寫指南》《阿拉伯數字使用指南》幾本書籍。
中華漢字數量近10萬,其中多數為異體字和罕用字。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漢字有2500個,次常用的漢字有1000個。
漢字從甲骨文、金文、篆書變為隸書、楷書,其總趨勢是從繁到簡。而簡體字正是楷書的簡化。隋唐時代簡化字逐漸增多,在民間相當普遍,被稱為俗體字。
宋代以後,隨著印刷術的發明,擴大了簡體字的流行範圍,數量大大增多。1956年,漢字簡化方案正式公佈實施。
《常用漢字簡化字典》收錄常用的漢字和次常用的漢字約4000個。僅標註拼音,暫不標註漢字的字義解釋,按照拼音首字母進行排序,繁體字、簡體字對照書寫。這樣工作量就大大減少。
以後時機成熟,再組織團隊編著漢字簡化完全版本的《中華字典》。有了《中華字典》,就沒有康熙什麼事了。
漢語拼音是字母和拼法拼成的普通話語音音節,是一種輔助漢字讀音的工具,1958年公佈實施。
漢民族共同語古已有之。雅言是中國最早的通用語言。夏商周時期,洛陽成為整個“漢語文化圈”的核心區域,“洛陽音”成為天下正統,稱為洛陽雅言。
從漢朝起,凡洛陽作為首都或陪都的朝代,洛陽城內太學的“讀書音”,成為士族階層的標準音。中華5000年文明史,4000多年裡中國人都說洛陽讀書音。洛陽讀書音仍保留在京劇“韻白”和客家方言中。
西晉承襲漢代以洛音為國語。東晉遷都南京,洛音與吳語結合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