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顧炎武(第3/5 頁)
明朝滅亡後,顧炎武選擇了一種特殊的方式繼續堅守自己的立場,那便是隱於商賈之中。
在那個時代,作為一名遺民,顧炎武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困境。清朝統治者對遺民採取了嚴厲的打壓政策,試圖迫使他們歸順新政權。為了躲避清朝的政治迫害,顧炎武選擇了經商這條道路。他透過經商來巧妙地躲避與清朝的政治合作,既能夠維持自己的生活,又能夠保持自己的獨立人格和政治立場。
顧炎武在經商期間,曾從事過布匹販賣生意。他憑藉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商業頭腦,在布匹貿易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此外,他甚至有可能還涉足過藥材生意領域。透過這些商業活動,顧炎武積累了一定的財富,為他的生活和學術研究提供了經濟支援。
在此期間,顧炎武還參與了遺民詩社驚隱詩社。在詩社中,他與其他志同道合者相互唱和,以詩詞抒發內心的亡國之痛與遺民情懷。他們用詩歌表達對明朝的懷念,對清朝統治的不滿,以及對國家未來的擔憂。顧炎武的詩詞作品充滿了深情和力量,深深地打動了人們的心靈。
(二)培養弟子
在驚隱詩社中,骨幹人物潘檉章、吳炎不幸因 “文字獄” 而慘遭遇難。面對如此變故,顧炎武心懷悲憫。
他深知文化傳承的重要性,因此將潘檉章的弟弟潘耒收為弟子,對其悉心照料與精心培養。顧炎武希望能將自己的學識與精神傳承下去,讓這些遺民的信念得以延續。他不僅教授潘耒學術知識,還教導他做人的道理和愛國的精神。在顧炎武的培養下,潘耒逐漸成長為一名有才華、有品德、有責任感的學者。
顧炎武的培養弟子之舉,體現了他對文化傳承的高度重視和對國家未來的深切關懷。他希望透過培養優秀的弟子,為國家的復興和民族的發展儲備人才。他的這種精神,激勵著後人不斷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
五、北學於中國
(一)遊歷北方
顧炎武開啟了在北方的遊歷生涯,他的足跡遍佈山東、北京等諸多省份。
在北方的遊歷過程中,顧炎武深入考察各地的風土人情、歷史地理等諸多方面。他走訪了許多名勝古蹟,與當地的學者和百姓交流,收集了大量的歷史資料和民間傳說。他對北方的地理環境、政治經濟、文化傳統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為他的學術研究積累了豐富的素材。
其中,顧炎武在山東停留的時間最為長久。山東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地方,這裡有許多著名的歷史遺蹟和文化景點。顧炎武被山東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所吸引,他在這裡流連忘返,深入研究山東的歷史文化。他還透過抵押借貸的形式獲得了千畝莊田,使得章丘成為了他在北方遊歷活動的重要根據地。
在章丘,顧炎武過著簡樸的生活,專心致志地進行學術研究。他與當地的學者交流學術心得,共同探討問題,為推動北方的學術發展做出了貢獻。他的遊歷生活不僅豐富了他的人生閱歷,還拓寬了他的學術視野,為他的著作創作提供了靈感和素材。
(二)著書立說
正是在這遊歷北方的過程中,顧炎武筆耕不輟,完成了諸多重要著作。
他完成了《天下郡國利病書》初稿等重要作品。這部著作是顧炎武對全國各地的地理、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的成果。他透過廣泛收集資料,實地考察,對各地的利病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闡述。這部著作不僅為後人瞭解當時的社會狀況提供了寶貴的資料,還為清代乾嘉漢學的興起開闢了道路。
顧炎武的著作在學術發展史上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他的作品標誌著一種注重實證、嚴謹治學的學術風格的開端。他強調實地考察、廣蒐證據,反對空談和主觀臆斷。他的治學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