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第2/2 頁)
前已述及,1816年阿美士德的使華,是徹底失敗的。嘉慶一度感到有點惋惜,但顯然並不覺得事態嚴重,所以沒有採取任何重要的行動去面對潛在的英國挑戰。他繼續在圓明園工程上花的錢,要比海防來得多。阿美士德離開中國之後的六個月內,他已經在圓明園的工程上花了四萬兩白銀。當嘉慶於1819年祝賀六十大壽時,皇家內庫仍然能夠支付鋪張的慶典費用,道路上五彩繽紛的裝飾從北京一直延伸到圓明園門口,可跟乾隆大壽時的盛況相媲美,清朝統治者仍然沒有顯著的危機意識。
嘉慶於1812年到熱河做每年例行的狩獵之旅時,突然駕崩;有一個無法被證實的說法是,他被閃電擊中而亡。嘉慶的繼承者第二子道光,在127人的隊伍及一隊御林軍的陪同下,護送嘉慶的靈柩返回北京。這位新登基的皇帝於1823年結束服喪期之前沒有住進圓明園,卻對這座帝王宮苑做出了幾項重要的新安排。他把皇太后和嬪妃從暢春園(康熙原來的御園)搬到綺春園。在皇帝嬪妃和大批僕役離開之後,暢春園無可避免地遭人遺忘。另外,他慷慨地把喜春園賜給他的兄弟淳親王,連同嘉慶於1802年把春喜園賜給固倫格格,最後圓明園由五園定型為三園。
---------------
圓明園的黃昏歲月(2)
---------------
道光有一首詩,反映出他第一次以皇帝的身份騎馬進入圓明園大門時的心情。這座著名的宮苑給他從未有過的美麗印象,他注意到閃亮的霜雪仍然覆蓋在溪流和遠山之上。不久他就步入理政場所&ldo;勤政殿&rdo;,在那裡他感受到新登上皇位的重大責任感。園裡的環境讓他緬懷過去歡樂的日子,並對他的祖父乾隆留下如此壯麗的宮苑感到十分欣慰,感恩之情讓他誓言一生要以他的父祖們作為一個勤政的仁君所樹立的典範為榜樣。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