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第1/2 頁)
雙唇分離,他伸出拇指,按了按季玦滿是濕意的唇瓣。
再親下去,就必須做點什麼了。
他坐在季玦這座冰山懷裡,卻難得感到溫暖。
空氣中的細小飛塵旋轉,陽光吻在他水潤朱紅的唇上。
江瑗喘了一下,呼吸不穩道:「沒騙你吧,不甜。」
季玦笑著罵他:「小騙子。」
作者有話要說:作者:你們知道你們打啵了多少字嗎?
江瑗:再啵個六千字的。
第57章
天元十五年秋。
禮部尚書崔清河,及十位御史臺官員聯名上書,勸皇帝早立東宮,以定國本。
陛下斥之,拂袖而去。
及此,各部世家中人紛紛響應,間或各派渾水摸魚,每日一朝,必提此事。
所有人都打起精神,盤算著手中籌碼。
「四殿下秉文兼武,良材美質,可堪大任。」刑部尚書楊源道。此人是南陽楊氏子,竟也不知何時倒向了四皇子。
「良材美質?楊尚書所言有理,坊間也如此流傳,只不過……四殿下近一年之政績,也僅僅中上?」兵部周穎嗆聲道。兩個人已辯了許久,火氣越來越大,說話也不怎麼客氣。
「二殿下文韜武略,只是自聖人出世,至江朝太&039;祖立國,立嫡以長已是深根固柢之舊例。二殿下雖為長,可立子以貴,周尚書連我江朝成法,都不放在眼裡了麼?」
周穎還想再辯,誰料明國公突然橫插一槓,笑眯眯對楊源說道:「你講的有理,五殿下當立東宮。」
五殿下?明國公這人老成這樣,已三年不上朝會,這次上朝,竟然提了老五。明明楊源說的是四殿下,他也當作沒聽見的樣子,把四殿下說成五殿下。
「五殿下是嫡子,立為儲君,豈不是自然而然,眾望所歸?」
楊源服了這人的厚臉皮,就五殿下那個樣子,哪裡來的眾望所歸?——哪怕今日朝會說到立儲,他這個嫡子都沒到場。
「四殿下年長五殿下兩歲。」楊源道。
「楊尚書方才講祖宗成法,怎麼現在又不認了呢?立子以貴,五殿下的身份,自然比四殿下貴重些。」明國公說完這句話便沒了動作,只點到為止。
他可能並不是非得擁五皇子上位,只是隨意把五皇子拉來,勸楊源消停點。
論長,四殿下比不過二殿下;論嫡,四殿下又比不過五殿下。他兩頭都不佔,也不必那麼理直氣壯。
論賢吧,也不見他賢到哪裡去,也就是個中上,和三殿下一樣地裝模作樣。
楊源熄了火,可週穎似乎還沒說完,他掃了一眼狀若無事的四皇子,道:「若取嫡不取賢,又將世宗皇帝置於何地?!」
世宗皇帝不嫡不長,卻是江朝中興少有的雄主。
他再挑了個話頭,眼看整個朝堂就要引經據典再吵一通。
皇帝在御座上悠悠嘆了口氣。
滿座俱靜。
「朕看你們哪裡是盼嫡盼賢啊……你們是盼朕明天就死,挪個位置。」
眾臣皆驚。
隨著稽首大禮與告罪聲,再加上幾聲陛下萬歲,這次的朝會終於散了。
嘴上告罪,卻也有不少人心裡想著陛下什麼時候挪位——明天最好。
今天是鐵,是鹽,到了明天後天,就是絲綢,是茶葉,然後是農莊。
越往後拖,對世家的局面就越不利,雖然地方上還在博弈,可如果那把椅子上的冠冕意志不變,錢袋子的開口一定會變。
只能等著挾五殿下上位了。
只是那個混不吝的傻子,都這個關頭了,今日朝堂上還見不著人影,也不知道朝哪兒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