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第1/2 頁)
光,燒灼一切的光在阿蒙森海盆之中出現,射向四面八方。
一千個太陽也難以爭輝。
在這一瞬間,強光抵達海底的石像遺蹟,成千上萬石像的影子被強光拉長,彷彿是沐浴在太陽光輝下的小鎮居民。
又下一個瞬間,灼熱的爆炸核心形成了一個完全的空洞,能量向著周圍釋放而去,轟出了一個直徑達到數百米而且還在不斷擴大的空泡!
衝擊波在海水中傳導,向著周圍擴散而去。
五十萬噸級核彈頭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幾乎就是死亡之波。
正下方石像遺蹟之中的建築和那些石像並沒有被轟飛,而是被壓縮的海水灌頂而下,直接被壓碎了!
整片石像遺蹟直接在加強了無數倍的水壓之下,變成了海底的一層泥沙!
繼而,狂暴的亂流在海底出現,無數亂流和沙塵被揚起,讓阿蒙森海盆的這片海域變得渾濁不已。
而核彈爆炸時形成的那個包裹著火球的超級空泡,正在迅速向上方升去,所過之處將海水沸騰,帶起了更多的氣泡和海浪。
超級空泡的衝擊波早就已經在海面掀起了巨浪,將永固冰蓋轟出了一條條巨大的裂縫。
此時超級空泡終於徹底來到了海面上,極高的溫度立刻將方圓千米內的冰蓋徹底融化甚至氣化。
那恐怖的能量徹底得到了釋放,沖天而起高達百米的巨浪,升騰而起的蘑菇雲完全由水蒸氣組成,壯觀如同開在天堂的花。
緊接著,滾熱的蒸汽迅速凝結成雨,和被噴上天的沸騰海水一起落下。
北極冰原上下起了沸水之雨!
巨大的裂縫在冰蓋上向著周圍蜿蜒而去,最長的達到數十公里。
這上方本來是石像遺蹟科考團隊的基地,此時已經蕩然無存,什麼玩意兒都沒有剩下。
海面上的變化還在其次,海底的狂暴亂流正在向著遠處湧動,醞釀著數次海嘯。
不過,也僅此而已了。
短時間內這裡的區域性氣候可能會受到影響,用不了多久就會徹底恢復。
而且氫彈聚變基本沒有什麼核汙染,只有用來引爆氫彈的原子裂變材料會有高強度汙染。
好在數量不多。
人類歷史上曾經進行過多次海上和水下核試驗,倒也不差這一次。
這也是沈鋒之所以毅然決然直接核平石像遺蹟的原因。
事情緊急,暫時沒工夫管夠不夠環保了。
說起來鷹國在太平洋馬紹爾群島(比基尼島)搞的那些核爆試驗,還有在當地土著身上做的核輻射試驗,比他這危害大多了,相比之下他這根本算不了什麼。
此時沈鋒已經迅速入侵了一顆科研衛星,開始透過衛星觀察石像遺蹟海域的情況。
從核彈的威力來看,計劃應該是徹底成功了。
那片破遺蹟,應該直接被轟成了渣。
而且這裡的海底現在出現了輻射沾染,也能讓各國高層斷了回來考察的念想。
最起碼十幾年二十年之內,這裡都會是一個禁區了。
沈鋒心中滿意,同時也鬆了一口氣。
一個低語者就已經夠煩了,再來個什麼石像遺蹟的神秘聲音,還讓不讓人休息了?
就這麼一拍兩散,是最好的結果了。
估計石像遺蹟背後的那個存在,現在已經懵逼了,完全搞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
想到那個不知道在哪裡的傢伙一臉懵逼的樣子,沈鋒都要不由自主地笑出來。
接下來,就可以按計劃走了……
……
聯合國理事國會議室。
看著螢幕上的衛星實時圖片,北極阿蒙森海冰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