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第2/2 頁)
場上了,甚至有人傾慕&ldo;俠女&rdo;行為。
孫傳芳被刺事件發生後,過去在軍政界有地位的居士們,對居士林從此視為畏途,裹足不前,靳雲鵬偶爾來林,亦必戒備森嚴。一般居士也認為居士林是個兇殺之地,不敢問津,以為真是佛法失靈。昔日車水馬龍的勝地,一變而為門可羅雀的僻境了。
對於這件刺殺案,很多人認為就是施劍翹為父報仇,但是另有一些人則不這樣認為,他們認為這件刺殺案表面上是蔣介石接受了馮玉祥的請求,以政府的名義,把施劍翹特赦了。但實際上真正原因是因為蔣介石早就對孫傳芳恨之入骨,早就想殺掉他。這時候,正好遇到施劍翹刺殺孫傳芳的案件,這恰恰符合蔣介石的心意。蔣介石正好一石二鳥,一方面給馮玉祥賣個人情,另一方面也解決了自己的心頭大恨。
蔣介石為什麼要殺孫傳芳呢?這還要從1933年軍統局刺殺張敬堯說起。
1933年5月7日,軍統局北平站站長陳恭澍、天津站站長王天木夥同軍統局北平站工作人員白世維,將曾任湖南督軍的張敬堯刺殺。
多年後陳恭澍回憶道:當時北平軍分會代理委員長何應欽發出了一道制裁令,刺殺張敬堯,必須執行。因張敬堯與日本人勾搭,發動叛變,製造暴亂。又說和張敬堯一起來北平共同作亂的,還有曾任五省聯軍總司令的孫傳芳,後他僥倖逃掉了。
孫傳芳雖然當時倖免一死,但也跟張敬堯一樣,入了蔣介石的制裁名冊。只是,因為孫傳芳深藏於天津租界內,窺伺時機,暫停漢奸活動。再加上蔣介石又下達了對石友三的制裁令,軍統局顧此失彼,才使孫傳芳又多活了兩年。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