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剿匪(中)(第1/2 頁)
南塘縣衙。
眾人聽到吳心的問話,瞬間安靜下來,相互對望一眼,閉上了嘴。
“老大,我知道。”
彭老七挺了挺身子站了出來。
“小的曾去過曹縣幾趟,對烏雞山上的盜匪也聽說了不少……”彭老七開始講道。
“據說,烏雞山匪的大當家的姓‘崔’,叫崔震山,原來是一個軍營裡的都尉,武藝高強,後來不知道犯了什麼錯,被趕出了軍營……”
“後來回到曹縣種田,又經常被大戶人家欺負,種的糧食都不夠交租,一家人經常食不果腹,於是,他就上山當了土匪,後來竟然做了大當家的……”
“不過……”
這時,縣丞高松搶過話補充道,“不過這個崔震山還算有些良知,從不危害百姓,只搶劫大戶人家和過往的商戶……”
“嗯,這幫山匪倒不是喪盡天良的人,還有救!”吳心一邊聽著喃喃自語道。
“這樣吧!”
等大家說完,吳心發了話,“本縣寫一封信給烏雞山大當家的,你們誰願意跑一趟送過去?本少爺定有重賞!”
“老大還認識那崔震山?”彭老七歪著腦袋問道。
“嗯,本少爺曾有恩於他,接到本縣的信,沒準他就帶著他的人下山投降了。”
“那……我願意當回信使。”彭老七自告奮勇的拍拍胸脯道。
“好!拿筆墨來……”
說實話,吳心哪裡會認識什麼大當家的,如此一說,只不過打消大家心中的懼意罷了。
其實,在回南塘縣的路上,吳心就己經反覆琢磨剿匪的事了。
回想前世的歷史,要說剿匪,明朝年間的王陽明那可是祖宗啊,一封信便讓各路土匪紛紛來降。
在前世,王陽明是吳心的偶像之一,《王陽明心經》他讀了n多遍,對他的生平事蹟更是瞭如指掌。
尤其他剿匪時寫的信《告諭巢賊書》,那更是倒背如流。
如今,遇到類似的事,不妨就用王陽明寫給土匪的信試一試。
於是,吳心鋪開紙回想著寫起信來,他這次要給土匪送上一大碗心靈“雞湯”:
“本縣巡撫此地,剷除盜賊,安撫百姓,乃是我的職責所在。剛剛上任,就聽說爾等常年在鄉村之中流竄劫掠,殺害良民,被害來告的百姓,每天都有……”
“夫人情之所共恥者,莫過於身被盜賊之名;人心之所共憤者,莫甚於身遭劫掠之苦。”
“今使有人罵爾等為盜,爾必怫然而怒。爾等豈可心惡其名而身蹈其實?又使有人焚爾室廬,劫爾財貨,掠爾妻女,爾必懷恨切骨,寧死必報。”
“爾等以是加人,人其有不怨者乎?人同此心,爾寧獨不知?乃必欲為此,其間想亦有不得己者,或是為官府所迫,或是為大戶所侵,一時錯起念頭,誤入其中,後遂不敢出。此等苦情,亦甚可憫……”
“爾等當初去從賊時,乃是生人尋死路,尚且要去便去。今欲改行從善,乃是死人求生路,乃反不敢,何也?”
“若爾等肯如當初去從賊時,拼死出來,求要改行從善,我官府豈有必要殺汝之理?爾等久習惡毒,忍於殺人,心多猜疑。”
“豈知我上人之心,無故殺一雞犬,尚且不忍;況於人命關天,若輕易殺之,冥冥之中,斷有還報,殃禍及於子孫,何苦而必欲為此?……”
當年的王陽明完全是站在土匪的角度,說出了大家的心聲。
如果這個世界上,還有活路可走,誰又願意當土匪,為子孫後代落下一個罵名呢?
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不怕死的,既然死都不怕,難道還怕活下去嗎?
“良知”是人性最基本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