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頁(第1/2 頁)
關鍵是——
「你放心吧,炒米認路跟咱們不一樣,不是靠地圖跟記憶的。」
炒米是靠蠻人的本能,或許是嗅覺,或許是聽覺,還有一些說不上來的第六感,反正不會迷路。
楊瓔珞這才作罷,但還是有些擔憂:「進城事兒多,萬一遇到壞人,不是還得炒米幫忙嗎?」
季星燃看著不遠處的城牆道:「沒事兒的,哪裡有事兒京城都不會有事兒,至少,不會明面上那麼囂張地搞事兒。」
若是連京城都亂了,那大虞朝就徹底亂了。
季星燃他們在城外吃了「便宜」的羊肉燴麵和手打魚丸,吃的眾人渾身大汗。
楊瓔珞吃得頭都不想抬:「西寧城什麼都好,就是沒有魚,我自從離開京城就幾乎沒有吃過魚了,更別說魚丸了。」
季星燃也跟著吸溜了一大碗,京城不愧是京城,哪怕附近不靠著海河,但也有新鮮的魚跟各種魚肉製品,這就是大虞朝國都的繁盛體現啊。
飽餐之後,大家又買了不少乾糧,各種果子乾,烤得焦焦的餅子,還有炸饊子跟炸麻花,都備了不少。
倒不是因為他們缺吃的,而是一路上被坑得太多了,城裡東西比城外貴這是鐵律了,所以大家都習慣性地在城外多準備一些東西,至少度過剛進城的階段,等熟悉了,知道哪兒不坑了,再好好去吃。
第491章 番外之季星燃逃荒記(12)
其實他們外出的伙食都是季星燃包的,另外還有每天五十文的補貼,除此之外,每人能帶一口箱子跟一個背簍。
背簍裡面通常裝著他們換洗的衣服跟牙擦子澡豆子汗巾子之類的用品,箱子裡面則是他們從西寧城帶出來的東西。
這些東西換的錢,也屬於他們自己,不用上交。
季星燃讓他們自由選擇帶什麼,帶什麼不管,反正就一口箱子的量。
這也是為了讓眾人集思廣益,根據不同人的生活背景和眼光決定帶什麼東西出來。
就好比那手打魚丸,季星燃自家沒少吃魚,一來她有系統有橙色軟體,烤魚蒸魚酸湯魚那是輪番吃的。
二來她經常去遠處,草原上的水窪子裡偶爾有魚,她時不時也會打上兩條。
三來,西寧城外的河裡偶爾也會有一些,但物以稀為貴,大家就算打到了,也捨不得吃,而是選擇賣掉。
賣給誰?自然是季星燃這樣不缺錢的。
所以季星燃還真沒少吃魚肉,這是出來之後聽楊瓔珞說起來,才想到這裡被忽略了。
好在季星燃雖然不很清楚自己到底忽略了什麼,但是卻很機靈,讓大家自己選擇帶東西出來,為的就是彌補自己因為生活背景跟思維方式關注重點帶來的偏差。
因此,跟著出來的人其實並不缺錢,但他們還是選擇提前買好乾糧,為季星燃省錢。
這樣的小細節幾乎充斥著他們整個路程,這也是季星燃為什麼那麼喜歡西寧城。
如果說一開始是因為系統的任務激起了她的好奇心好勝心,那後來就是因為西寧城跟西寧城的人真的值得。
大家買了不少東西,如今都已經是寒冬臘月了,但城外居然還有果子賣。
聽說是秋上收穫之後就儲存在地窖裡的,趁著現在要過年了,才拿出來賣,能夠賣個好價錢。
季星燃看到隊裡的人,別管是意氣風發的楊瓔珞,還是那幾個十五六七八的少年,都盯著別人筐子裡的橘子跟柿子不眨眼,頓時笑了。
既然都想吃,那就別忍著了。
季星燃上前問賣東西的老農:「大娘,這個怎麼賣啊?」
老大娘見到生意上門,十分熱絡:「橘子十文錢一斤,這一籃子是三斤六兩多,你要是都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