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換親妹妹1(第2/4 頁)
事了。
陳荷花一聽,這確實是門好親事。
雖說那戚家的姑娘粗鄙,配不上她有秀才功名的寶貝兒子,可戚家那姑娘有門會織布的手藝,若是嫁過來能織布賣錢貼補家用。
另外,孟月月嫁到戚家去,那戚巖身強體壯能幹活,說不定以後還能讓女兒女婿接濟孃家。
這樣想著,陳荷花立馬答應了這門親事,請媒婆去和戚家商量。
戚家正著急戚巖和戚寧兄妹倆的婚事呢,聽到這個訊息,自然也很快答應了下來。
說起來,孟月月在孟家村有個兩情相悅的竹馬,她本是不願意嫁到戚家去的,可陳荷花嫌棄那人出不起彩禮,堅決不同意他們的婚事。
巧合的是,戚寧的情況和孟月月差不多,她同樣有個出不起彩禮的相好,也同樣不願意嫁到孟家來。
只是婚姻大事素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孟月月和戚寧終究還是拗不過雙方父母的安排,為了兄長能娶上媳婦,她們被迫嫁給了自己不願意嫁的人。
戚巖是個十分疼愛妹妹的兄長,他爹孃怕他反對,因此一直瞞著他,直到將戚寧送去了孟家,孟月月接到了戚家,才讓他知道換親這回事。
戚巖得知妹妹被換親後,死活不同意這門婚事,想要把孟月月送回去,把自己的親妹妹換回來。
但戚爹戚娘以死相逼,戚巖迫不得已,只好和孟月月成了親,洞了房。
另一邊,孟繼陽從小被父母嬌慣,性子向來自私,他倒沒有像戚巖那般心疼自己的妹妹,他主要是覺得,戚寧只是個普通的農女,配不上他秀才的身份。
在孟繼陽看來,他以後是要有大出息的,怎麼也要娶個高門大戶的大小姐才能配得上他。
不過,在陳荷花的勸說下,孟繼陽還是和戚寧成婚了。
成婚後不久,孟繼陽就帶上家裡所有的積蓄,上京趕考去了,留下了陳荷花給戚寧照顧。
戚家那邊,孟月月並沒有因為成婚當日的事情對戚巖不滿,反而因此對他有了好感,她覺得戚巖這麼心疼妹妹,是個有擔當的男人,決心好好跟他過日子。
戚家除了戚巖和戚寧兄妹倆,底下還有兩個年紀小些的弟妹。
孟月月嫁到戚家後,孝順戚爹戚娘,疼愛戚家弟妹,和戚巖的夫妻感情也日益深厚。
他們夫妻倆都是勤快能幹的人,下地幹活一個比一個賣力,很快就把家裡的日子經營的風生水起,生活越過越好。
只是好景不長,久未下雨的天氣突然下起雨來便不停歇,滂沱大雨接連下了幾天幾夜,很快成了澇災。
孟家村所在的地界情況還好,算是在河水上游,即便受了影響也不致命。
可在河水下游的戚家村情況就不妙了,洪水把整個戚家村淹沒,房屋田舍盡數被泥沙覆蓋,戚家村的村民紛紛開始遠走逃命。
孟月月知道她孃家的情況也不是很好,更何況洪澇對孟家村同樣有影響,孃家肯定是沒能力幫她的。
即便有能力幫她,她娘陳荷花也不可能會幫她。
於是,孟月月託人給孃家送了個口信,就和戚巖帶著戚家所有人,也走上了逃荒之路。
他們一家人一路北上,到了邊疆地帶。
因緣際會之下,戚巖進了軍營,得到了威武將軍的賞識,從一個小兵卒開始慢慢往上升。
孟月月在家把戚家一家老小照顧的井井有條,還和戚巖生下了兩個孩子。
他們一大家子人在邊疆又慢慢過上了好日子。
三年後,戚巖帶著一家老小跟隨威武將軍回京,他受了封賞,成了千戶侯,被賜了宅子,一家人住了進去。
在這個時候,孟月月想起了自己的孃家,她孃親和大哥,戚巖也想起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