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回 戍邊城懸頭驚魂 伽藍記暗藏玄機(第3/5 頁)
詭異。
那洪釗的頭顱竟然會被懸掛在延州城門之上。在黃德和行刑之日被殺,頭顱又被一同懸於延州城門之上,乍一看,倒是很像有人動了私刑,將這個洪釗與黃德和等相提並論。
官家心內也有這樣的疑惑,洪釗之死與劉平投敵之事畢竟不能同日而語,而且劉平案件審理之時,那洪釗腦袋削尖了要代為調查此案,當時官家心中就隱約覺得懷疑。
而延州城門之上的洪釗頭顱也驚動了滿朝文武,由於官家此前並未將洪釗之死傳出,他就是要看看這臣子們的反應,那些洪釗在朝廷的耳目、勢力到底作何應對。
果然,那幾個當日彈劾文彥博的臣子,似乎會頭顱之事有所驚動,但是對於洪釗之死似乎早已瞭然於胸。
皇帝居高臨下,每個臣子的表情明暗都看得分明,卻也不動聲色,更不在朝堂討論此事,雖有好事者出列想參奏一二,皇帝都揮手相拒。
誰也不知道這位尚且年輕的皇帝內心是怎麼想的,他總是很溫和,很周到,甚至不像是一位九五之尊。他甚至會對一個小黃門說“謝謝”,對臣子說“辛苦了”,甚至批閱奏章到深夜飢腸轆轆也不願意加一頓膳食,為的是怕廚子為了自己深夜裡還搞得天翻地覆……但是,這樣的帝王誰也不敢小覷,溫和的外表之下,誰也看不透他的心,誰也不知道他到底怎麼想,他總是面帶微笑,這微笑就好像是他的一副面具,你永遠猜不透那面具之下他真實的心。
現在洪釗頭顱案件一出,朝堂震驚。這位官家竟然沒有龍顏大怒,只是掛著一絲令人捉摸不透又心內不安的微笑。
一連幾天,每日平靜的上朝退朝,官家絲毫沒有提及那洪釗的頭顱,那些急於破案的,那些想看熱鬧的,那些勢力鬥爭的朝臣們一個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都怏怏而歸。
這日退朝後,皇帝趙禎並未急於回到後宮,出了聽政的垂拱殿,便徑直往文德殿走,又遣了平日裡伺候的貼身小太監陸懷熙攜了便裝換上,一路往北,最後出了宮門,直奔朱雀門外街巷而去。
你道那趙禎去了哪裡,竟是那東京城絕佳的一處酒肆,名曰八仙樓。官家獨愛這裡的白切羊肉,還有那上好的羊羔酒,就是這皇宮大內,也沒有這麼好的滋味。宮中膳食局管事曾經動了將八仙樓主廚請到宮內當差的念頭,卻被官家制止了,何必大動干戈,而且這民間滋味,到了宮廷便換了風格,破了滋味,反倒不以為美。就是要就著那市井的燈火,喝著羊羔酒,吃著白切羊肉才是最好。何況,君子不奪人所愛,若是將這大廚請到了宮裡,有多少百姓再也嘗不到這鮮美的滋味了,所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這才是清平世界,才是百姓安居的好氣候。
當然,今日官家來八仙樓絕對不是為了這羊羔酒,他隨了那陸懷熙往八仙樓樓上閣子走,前面有廝波帶路,九曲迴腸,拐了好幾個彎,最後入了走廊盡頭的一間名曰“琅嬛”的閣子。一見官家入內,那龐籍、文彥博並徐碩連忙跪地行禮,徐碩初見官家,眼角偷瞄,那官家30歲上下,雖著尋常布衣,但卻也是丰神俊逸,別有氣勢。
“罷了,入鄉隨俗,行什麼大禮,驚動了左右,倒是麻煩了。”
那官家話一出口,氣氛不覺融洽了許多,大家一併坐定,就連那陸懷熙,官家也叫其一併入座,不要站立在旁伺候,太引人注目。
話休煩絮。
坐定之後,官家便開門見山。
“延州城門之上的洪釗人頭,你們想必有點眉目吧?”
文彥博當下一笑,“徐兄弟,你有何高見?”
你道徐碩怎麼會在此?本來從河中府回到東京,官家即下旨撫卹劉家一門,徐碩任延州兵馬都監,一個月之後上任。但遇到洪釗此案,官家格外關注,尤其是徐碩在洪府一番分析,令龐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