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第1/3 頁)
翠鸞探過頭,看著紙上畫著十來個花樣,就忙不迭奪了過來,一面看一面道:&ldo;姑娘這個果真好,最好的就是這些花樣,樣樣都精細,樣樣都妥當,唉,若不是今年乞巧節那會姑娘病了好一陣子,只拿了素日做得一點針線過去,說不得,就是姑娘要當冠的了。&rdo;
&ldo;儘是胡說,我還有得學呢,哪裡就幾個月的功夫能比得上人家幾年的功底了?&rdo;敏君嗔了一句,便起身伸了伸腰肢。今日孟氏發了話,她原不用去請安的,但禮多人不怪,她身子又好,到底還是打點了一下,去請了個安,又吃了一點東西,方回到自己的屋子裡。
是夜,敏君就趕出一件袍子來,第二日與孟氏瞧了幾眼。孟氏看著那針線還是笑著點了兩句,看著衣料裁得不差,也是歡喜,再瞧瞧那上頭添彩的一個盤扣,倒是撐不住笑了:&ldo;這釦子倒是做得不差,顏色也好,只是看著有些變扭。一般的小釦子在裡頭好系也就罷了,做在外頭瞧著倒有些忸怩。好在這都還是精緻的,權當一點花樣兒。&rdo;
聽了這話,敏君雖然有些悻悻的,但看著孟氏令人收起衣裳預備下回送過去,倒也鬆了一口氣‐‐好歹,遊湖這件事情,大約是能去一趟了。
第四十九章過年
日子過得極快,敏君才是帶著欣喜遊湖完了。又是與蘇瑾寄了幾封信,悄沒聲息的就到了年節的時候。
這過年的節禮比端午、重陽、中秋這三個節更重,要說起來,本來餘杭離著京都不算遠,徐允謙一家子應該趕回京中的徐家大宅去過年的。只是孟氏也是將近臨盆,多有不便。京中的老太太、大太太等便寄了信過去,只道子嗣為重,倒也不必拘束著一定趕過來。言下之意,竟是覺得徐允謙他這個兒子、孫子,過不過去也是無關輕重,有和沒有一個樣了。
這雖然說也和徐允謙身為三子,不受重視有關,但也算與孟氏臉面了。由此,雖然預備自己帶個妾過去的徐允謙心生惱怒,囑咐孟氏在年禮上比往年輕兩成,可孟氏卻也不敢太過了,在這年禮上頭算是煞費苦心,擇選了不少瞧著風雅體面可實際上不算貴重的東西。一面還暗勸徐允謙:&ldo;到底是老太太、大太太特特致書說為了子嗣的。說不得還是看我身子笨重,又想我們一家子團團圓圓過個好年。說到底,兩位老人家雖然糊塗,卻也不曾在大面上為難。我們身為晚輩的,也只能聽著。&rdo;
如此苦勸了幾日,徐允謙倒也漸漸平和下來。因著生他的時候是難產,又是第三子,佔不得長,也不是最小的,母親朱氏待他甚是冷淡,自小過來了,並不算十分難過,按說起來,他心底也是羞惱居多,也沒多少傷心的。
&ldo;也罷了,既是太太的心意,我們照做就是。&rdo;徐允謙神色淡淡的,臉上的沒有多少別的情緒,只是看道孟氏那隆起的肚子,才是笑了一笑:&ldo;只是你身子笨重,卻得安生保養,今年咱們也簡便些,免得你傷神。&rdo;
一邊的敏君坐著聽了一會子,看著自己這個便宜父親說話一套一套的,漸漸和孟氏親暱起來,她可沒有做電燈泡的意思,起身行了禮,說了幾句話,便是退下去了。
孟氏見了,還打發了兩個婆子打傘提燈。一面又細細囑咐敏君:&ldo;先前才下了雨,地上濕滑,風又冷,雖只幾步路,但那斗篷還得套上,對了,那手爐也要添幾塊炭,捧在手裡暖和些。&rdo;說著,她忙令丫鬟重頭給暖爐換了炭火。
敏君見了,一一領了,又是陪著說了兩句話,便將斗篷披上,捧著小手爐,扶著婆子丫鬟,打傘而去。走在路上,她遠遠瞧見了一行人,停下步子來,與一邊的丫鬟錦鷺道:&ldo;去瞧瞧那是什麼人?大冷的天兒,又是這麼個時辰,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