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第2/3 頁)
候她看到蘇瑾過來了,就放下手中的針線,抿著唇笑道:&ldo;怎麼這個時候來了?&rdo;平素,蘇瑾都是一個人在竹院吃飯的,這時候過來,倒有些稀奇。
蘇瑾默不作聲地打量了敏君一下,看到她一雙眸子清澈如水,一切都是安安穩穩沒有什麼不同,便也有些驚訝:&ldo;今日不是要教針黹的?還是那個什麼吳三娘不曾過來?&rdo;
&ldo;那三娘子已經回去了。&rdo;敏君請蘇瑾坐下,令青梅去端茶來,自己回身將那個小荷包取來遞了過去:&ldo;這就是我忙活一早上折騰出來的,你瞧了可不許笑話。&rdo;
眼睛在那杯紮了十來個針眼的手指上一掠而過,蘇瑾心裡有些堵,只是說不出什麼話來,將注意力轉到這個小荷包上頭細細看了幾眼。這荷包若放在現代,那也有些田園味道,新巧可愛,可放在蘇瑾這種見慣了精細活計的人眼中,不但有些笨拙,而且透著些古怪稀奇。只是人的審美總是有一點的,哪怕有些古怪,也遮掩不住裡頭幾分跳脫來。
蘇瑾又是少年,也是喜歡新巧的,將這荷包翻了幾下,他就有些興致出來,眉頭一挑,道:&ldo;這東西雖有瞧這有些古怪,可琢磨一番後,倒也透著些別樣的新意。&rdo;
&ldo;你只說後頭的那好聽的便妥當,何必添個頭兒。&rdo;有些嗔怪地將那荷包奪了回來,敏君將它翻來覆去瞧了瞧,臉上就露出些得意的笑容:&ldo;這可是我頭一件的東西,要好好收妥當了,以後也當個紀念。&rdo;
&ldo;姑娘心靈手巧,又是勤快的,若當真每個都留著,恐怕備下個屋子,也裝不下這麼些東西呢。&rdo;一邊的青梅將新得的上好茶葉取來沏了一盞茶,端與蘇瑾,一面還笑著扭頭道。她滿臉都是促狹的笑容,顧自與碧珠兩個靠在嬉笑。蘇瑾吃了一口茶,眼睛在那荷包上頭停了一下,想開口要了那荷包,卻又止住,他雖然還小,卻也知道這世情道理。雖然本朝的貴女嫻熟兵馬的不少,有些還以此為傲,可徐家原是文臣起家的,最重規矩,眼下自己與敏君不過七歲,先前頑樂時也總有丫鬟跟隨,可見其中的意味。若是討要荷包之類的,在他們眼底不免失了些體統。
再者,討要來的與贈送來的,總歸不一樣。蘇瑾想到這裡,眼珠子轉動了一下,已經有了主意,看著敏君那帶著一點得意的臉,當下笑眯眯道:&ldo;說起來,我這裡還有一樣東西很是合適敏妹妹,只是忘了帶,下午我就著人送過來,你瞧瞧喜歡不喜歡。&rdo;
今日這蘇瑾怎麼這麼客氣起來?敏君有些驚訝,小小彎彎的眉皺了皺,可又平緩下來:自己這樣的心理年齡,還怕一個小破孩的怎麼了不成?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想到這個,她當下也是笑著道:&ldo;好。&rdo;
就在這時候,孟氏屋子裡的一個小丫鬟小桃過來回道:&ldo;姑娘,三奶奶立等你過去說話兒。&rdo;敏君聽了這話,回頭看了蘇瑾一眼,便笑著道:&ldo;往日裡你總一個吃飯,也怪孤單的,今日也是巧了,何不與我一併過去,略略嘗一嘗我們家隨常的菜。&rdo;
這話一說,原本有意起身回去的蘇瑾也有些遲疑,他雖是住在徐家,但一應的吃食俱是婆子在竹院小廚房裡做的,與平素在家的時候並無分別。此時聽了這話,他便有些意動,想了一想,就打發了碧珠去回話,自己轉頭笑著與敏君道:&ldo;承蒙盛情,如何不可。&rdo;
&ldo;沒事嚼著舌頭說客氣話作甚麼。&rdo;嗔怪地說了一句,敏君笑著拉著蘇瑾一併往孟氏的院子去,一面仰首往前頭看去,笑著道:&ldo;這端午過後,就一日比一日熱起來,眼瞅著百花都是開盡了,滿目都是青翠的,倒也心情慡利。&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