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去撈錢(第1/2 頁)
“昏睡百年,國人漸已醒,睜開眼吧,小心看吧!哪個願臣虜自認”
一家飯店外面,擺放著一臺電視機,螢幕裡廣東電視臺正播放著前年亞視出品的電視劇《大俠霍元甲》。
飯店自己搭建的棚子裡面擠得滿滿當當,大家眼睛眨也不眨的看著電視機,生怕錯過任何一個鏡頭。
這是大陸引進的第一部香江電視劇,對習慣了老套節目的內地人來說,《大俠霍元甲》的一切都那麼新奇,以至於每到電視劇播出的時候,他們都會想盡辦法找到一戶有電視機的人家觀看。
於是便有腦子活絡的商家,想辦法弄來電視機吸引顧客,這家飯店就是其中之一。
這辦法果然有效,整條街的食客都被吸引到了他的飯店,臨近飯店的老闆就只能站在門口眼巴巴地羨慕了,他們的店裡根本就沒有顧客。
看到前面來了三個人,這些老闆也懶得招攬,這肯定是去看電視的。
“嚯,這是幹啥子?咋這麼熱鬧?”劉永好見了好奇地問道。
“看電視麼!香江武打片《大俠霍元甲》,自從開播以後,一到時間街上都不見人,都去看電視了!來來來,我們不管他,這家的海鮮粥不錯,我請你們試一試。”王石拉著他們進了隔壁的飯店。
先前在正大康地公司門口跟李耒、劉永好搭話的就是他了,在得知那些大鐵罐子裡裝的是玉米後,王石敏銳地捕捉到了些什麼。
可惜那時候正大康地公司已經下班了,他想進去問也沒辦法,於是就拉著他倆過來吃飯,想獲取更多資訊。
麻溜地點了幾個菜,王石便迫不及待的問道,“你們剛才說這些玉米是從泰國、美國經香江運過來的?那得多貴啊?”
“這個我們也問過了,正大公司的人說,從美國、泰國買玉米,加上運費合下來得一斤七毛錢,比我們哪兒的貴多了!”李耒一邊擦筷子一邊說道。
八十年代,我國的糧食價格面臨著較大的調整,八十年代以前,一斤小麥是012元,加工成麵粉,一斤018元,玉米價格009元,加工成麵粉一斤013元左右,稻穀一斤014元,大米價格018元。
這些價格是針對非農業戶口的城市居民,俗話來講就是吃商品糧的,城裡人用這個價格來購買糧食。
另外由於北方大米產量較少,所以大多數農民都是吃不到大米的,城市居民也是限量供應,每人一個月只有五斤的份額。
隨著改革開放土地分田到戶,國家糧食價格也開始調整,小麥從原來的每斤012元開始調整到0,3元、04元、0,5元、06元,然後,一直上漲到現在的15元左右;玉米從009元上漲到現在的14元左右,稻米從014元上漲到現在的14元左右。
也就是說,從八十年代初到2022年,40年裡糧食價格上漲了10倍左右,聽起來似乎很多,可和居民收入一比,就根本不算什麼了。
“那他們怎麼不用東北的玉米?我記得前段時間看報紙,東北的玉米一斤只要兩毛錢,而且好多想賣都賣不出去,只能放在倉庫裡爛掉!”王石急切地問道。
經過建國後三十多年的開墾整理,東北已經成為國內的主要糧食產地之一,但由於如今基礎建設落後、交通不便,東北很多糧食都沒辦法外運銷售。
“管事的說了,他們也想用東北玉米,做生意麼,誰不想要更便宜的原料?可就是不知道從哪兒弄運輸指標,不知道用哪兒弄車皮。”李耒一攤手。
現如今火車貨運還處於計劃經濟時期,運什麼、運多少都是要指標的,拿不到指標,你再急也沒用。
“指標啊?”王石眼睛轉了轉,試探著問道,“那要是我們單位能解決運輸指標的問題,把東北玉米運到深圳,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