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供不應求(第2/2 頁)
工作做得不錯,之前倒計時一百天的宣傳,早就把客戶的胃口吊起來了,等了一百天終於等到海蘭雞蛋上市,他們能不搶著買嗎?”
“營銷?什麼意思?”如今社會商業氛圍還不發達,這個日後耳熟能詳的詞彙在於靜姝聽來還覺得新鮮。
“額,所謂營銷就是企業發現或發掘準消費者需求,讓消費者瞭解該產品進而購買該產品的過程;我們擺放海蘭雞蛋的樣品,不停地給客戶解釋,就屬於營銷方式的一種!”李耒給她科普。
“過去,絕大多數產品都是供不應求,只要你能生產出來產品,就不用擔心賣不出去,所謂酒香不怕巷子深麼!”
“不過等到將來,市場上的產品肯定會越來越豐富,同一類產品,或許有成百上千個廠家生產,在這樣的情況下,讓消費者瞭解你的產品就非常重要了,光靠消費者口碑傳播,效率未免太過低下,這時候就要採取合適的營銷策略。”
“就是打廣告?”於靜姝有點概念了。
1979年3月15日,上海的《文匯報》刊登了一條雷達表的廣告,這是改革開放後第一個報紙廣告。
廣告刊登了3天時間,在此期間內有700多人到黃浦區的商場裡去詢問“雷達表”,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一塊雷達表的價格,相當於上海一名普通工人20年的工資,很多人也買不起。
而且就算有人想買也買不到,因為雷達表那時候還沒有進入大陸,一直到這則廣告刊登四年後,雷達表才進入大陸市場。
這幾年,報紙上零星的也刊登過一些廣告,但尚未普及開來,於靜姝也是在報社當記者,才有的這個概念。
吃完飯,於靜姝回報社寫文章,李耒他們則抓緊時間回河陽去準備明天出售的雞蛋。
到了河陽縣城,李新安那邊也早就賣光了,要不是李耒早就叮囑過,他說不定就趕緊回二道灣把新下的雞蛋全拉過來賣了。
趕緊回村準備第二天要銷售的雞蛋,等忙活結束天已經黑了。
而到了這個時候,海蘭雞蛋在河陽縣和中州市的影響才再次爆發出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