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現代中式(第1/2 頁)
“蓋,年後就動手,你想蓋成啥樣的就蓋成啥樣的。”這次李啟雲沒有拒絕,新媳婦兒都要娶過來了,再住老房子確實有點不合適。
“我回頭找人商量下,既然要蓋,那就蓋好的!也免得過兩年又要拆了重蓋;二叔,村裡宅基地這方面是咋規定的?”李耒已經想好了,就跟超哥他們家一樣,蓋個大院子算了。
劉家兄弟養鵪鶉發家之後,在1986年花了200萬蓋了一座三層樓帶院落的洋房,那套院子在二十一世紀依舊覺得很漂亮。
很大的環繞草坪、圍牆把一段流過此處的小河也圈入其中,游泳池和繞著房子的不規則水池讓整個院落顯得風生水起,後院還設計了網球場和羽毛球場。
這可是86年的二百萬,要是按照平均工資衡量,這套豪宅的造價放到後世絕對過億。
二百萬李耒現在拿出來一點兒問題都沒有,那就給自己置辦一座和劉家兄弟規模差不多的莊園好了。
“《村鎮建房管理條例》上說的是要根據當地具體情況規定宅基地面積標準,但是究竟怎麼個標準,一個人能佔多大,還真沒有明確的標準;縣上的意思是,耕地肯定不能亂佔,荒地的話,只要你有本事,蓋多大都沒人管!”
此時的政策還比較粗糙,沒有明確的限制,也沒有說農村農民一戶只能有一處宅基地,所以有些有錢人回村後就圈了大片的土地來蓋房,別說荒地了,侵佔耕地的都不少。
李耒有原則,耕地肯定是不能佔的,荒地的話,反正空著也是空著,既然規定允許,那為啥不讓自己住的舒服一點兒呢?
說實在的,這種房子住起來比別墅都舒服,而且左右都是親戚熟人,也不擔心父母無聊寂寞,完全可以住一輩子。
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醫療教育問題了,不過這也不是事兒,李耒的父母身體還很健康,等他們需要考慮這些的時候,李耒還能請不起私人醫生?就算有什麼大問題,不管是協和同濟還是國外的梅奧,那就是一句話。
教育的話,李耒只要繼續投入,二道灣小學和柳樹鄉中學的教學質量就不會差了,先讓孩子在農村接接地氣,高中時候可以送到中州讀書,然後在國內讀大學,本科畢業後再考慮送出國。
瞧瞧那些早早地就把孩子送出國的,孩子都成什麼樣了,王大少、宗大公主鬧出了多少笑話?就連以前風評還比較好的張康陽,這幾年也不行了。
至於那些小學就把孩子送出去的,那就是奔著入籍去的,完全沒想著回來,從小在國外長大,還能指望這些人重新適應國內的環境?
所以李耒已經想好了,他有了孩子,得先讓他在國內三觀成熟之後再放出去,免得鬧得跟王大少一樣。
先去縣裡建築公司找人問了問,發現建築師水平跟不上,那就只能去中州問了,剛好把於靜姝一起帶過去,順便也讓她發表發表意見,看看她喜歡什麼樣的房子。
托熟人打聽了一番,最後在中州工學院建築系找到了一位剛從清華畢業的青年教師林樓,他師從吳良鏞院士,基礎紮實、眼界開闊、思想也比較靈活,並不拘泥於舊有形式,絕對能把這個專案做好。
林樓一開始只是想賺點外快,並不怎麼看重這個專案,不過他專業性很強,還是按照慣例詢問道,“李老闆,您打算蓋一所什麼樣的房子?預算大概多少?”
“我的想法很簡單,既要保留中國傳統建築的精髓,又要融入現代化元素;林工,您是做建築的,肯定知道,好多老房子看起來漂亮,但是很多現代電器用起來都很不方便,一點兒也不實用!而純現代建築的話,又顯得太過冷漠,缺少煙火氣!”李耒簡單的說了自己的想法。
“至於預算的話,初步預算一百萬,要是有需要的話,可以增加到兩百萬,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