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年會(第2/4 頁)
接下來就是下達任務了,專家們負責出方桉,那些農業企業負責填充商品生產區,看看能不能去那邊建設一個分廠。
他講完了,農業廳的領導接著講,然後是省裡其它相關部門,後半截才輪到邢書望講話,至於李未,差不多到最後面了。
但是李未講話的時候,那些專家卻聽的最認真,因為農業商品生產區對他們來說也是新鮮事物,大家都不知道該怎麼搞。
李未先引用了歐美髮達國家搞類似產業的經驗,然後參考後世的資料,將歐美國家的成果同河陽的具體環境相結合,深入淺出的分析了一番,這些專家方才如同醍醐灌頂,有了一個比較清晰地認識。
李未在大方向和預見性上比這些專家勝出許多,但這些專家也不是吃乾飯的,人家研究了一輩子農業和規劃,細節經驗豐富無比,李未起了個頭,他們就知道接下來的事情該怎麼做了。
等會議結束,李未就和邢書望一起,奔波於不同的高校和研究機構之間,和他們溝通各種問題,同時還要去那些工廠,儘量說服他們去河陽建設分廠。
雖然歐陽下了命令,但是從心底來說,好多工廠都是不願意的,因為他們都是本地響噹噹的企業,在過去一直都是唱主角,而這次李未是毫無疑問的主角,他們要去也是當配角,為李未服務。
你要說給級別更高的國營大廠當配角,他們倒也認了,可現在是給一傢俬營的鄉鎮企業當配角,好多人都過不去心裡這個坎兒。
而且廠裡的工人也不樂意啊,我在中州待得好好的,為啥要去山溝溝裡?這又不是搞三線建設,為國家奉獻咱們工人絕對沒話說,去給私人企業幫忙,那還是算了吧。
所以邢書望和李未也只能一家一家談過去,針對不同的顧慮給出不同的解釋,擔心當配角那就不提自家工廠,只說中央檔案,等這個專案搞好了,連中央都會表彰,你們廠的名字也會出現在中央的表彰上!
這下廠領導就容易接受多了,要真是上了中央的表彰名單,對他們也是大有好處,可以在履歷上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至於工人的顧慮也好辦,邢書望其實更想讓這些工廠在當地招工,這樣的話工人們最多在河陽待兩年,等本地工人出師之後他們就可以回去了,只要廠裡稍微給點優待,相信有不少人願意去外地辛苦兩年,以換取廠裡的優待。
這些事情都要慢慢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他倆走了一圈兒後就先回去了,等年後下次開會再來中州,繼續推進這些事情。
回到河陽,距離春節放假就很近了,李未一向不喜歡開會,但年前這場會卻是非開不可,工人們都辛苦一年了,也該讓大家熱鬧熱鬧。
年會分成兩場,第一場是化肥廠的,在河陽縣城開,問縣上借了大禮堂,掛上《河陽化肥廠年終總結大會》的旗幟,全廠工人悉數到場。
李未長話短說,先給大家彙報了過去一年的成績,去年河陽化肥廠實現了扭虧為盈,除去上繳縣裡的八萬塊利潤,廠裡還剩下不少,不過也不能因此就放鬆,因為來年的競爭肯定會更加激烈。
從日本進口的化肥數量還會繼續提升,許多大化肥廠從國外引進的裝置也該磨合完畢,可以發揮效能了;而那些不如他們的小化肥廠即將得到政策和稅收上的支援,這時候要是躺平那就完了。
所以明年除了繼續生產之外,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引進新的裝置,提高產品質量、壓縮生產成本。
說完了這些,就該說高興的了,李未宣佈了今年的春節福利,不分職位資歷,全廠上到他這個廠長,下到看門的老大爺,每人都有一箱帶魚、一箱紅富士蘋果、一箱大紅柑,還有五十塊錢的過年費。
這福利在河陽縣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其它企業根本沒這麼闊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